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目录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第一部分 JAK2V617F 突变负荷量对 Ph-MPN 患者疾病影响的研究 | 第16-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一、病史资料 | 第16-17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三、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结果 | 第19-24页 |
一、PCR 方法检测 JAK2V617F 突变及突变量 | 第19-20页 |
二、JAK2V617F 突变与临床资料 | 第20-22页 |
三、JAK2V617F 突变量与临床并发症 | 第22-23页 |
四、MPN 不同亚型间 JAK2V617F 突变量 | 第23-24页 |
五、JAK2V617F 突变量与生存率 | 第24页 |
讨论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Ph-MPN 患者微颗粒测定及其与 JAK2V617F 突变关系研究 | 第26-34页 |
病史与资料 | 第26-28页 |
一、病史资料 | 第26-27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三、统计方法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2页 |
一、流式细胞术检测微颗粒方法 | 第28-29页 |
二、微颗粒在 MPN 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中的比较 | 第29页 |
三、微颗粒在 MPN 各亚型中的比较 | 第29-30页 |
四、微颗粒在 JAK2 阴性和阳性组中的比较 | 第30-31页 |
五、微颗粒在血栓与非血栓组中的比较 | 第31页 |
六、微颗粒在脾肿大与非脾肿大组中的比例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综述 | 第38-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