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9页 |
一、百花争艳香满园:白先勇笔下女性类型及特点 | 第9-24页 |
(一)女性形象分类 | 第9-20页 |
1. 传统枷锁的反抗者 | 第9-13页 |
2. 今昔对比的可怜人 | 第13-18页 |
3. 身份追认的零余者 | 第18-20页 |
(二)白先勇女性形象塑造特点 | 第20-24页 |
1. 表达对女性深沉的同情 | 第20-21页 |
2. 塑造与生命角斗的女性 | 第21-22页 |
3. 制造男人/女人的对立冲突来塑造形象 | 第22-23页 |
4. 塑造承载时代感伤的女性人物 | 第23-24页 |
二、中西合璧育奇葩——白先勇女性形象塑造手法 | 第24-34页 |
(一)纵的继承 | 第25-28页 |
1. 以形写神 | 第25-26页 |
2. 立象尽意 | 第26-27页 |
3. 文白糅合 | 第27-28页 |
(二)横的移植 | 第28-33页 |
1. 叙事观点的置换 | 第28-29页 |
2. 戏剧化张力 | 第29-30页 |
3. 象征的诗学 | 第30-31页 |
4. 对比平行技巧 | 第31-32页 |
5. 心理分析与意识流 | 第32-33页 |
(三)传统立场与现代品质的缝合 | 第33-34页 |
三、拨开云雾见月明——白先勇偏爱并擅长塑造女性形象原因探秘 | 第34-44页 |
(一)白先勇的传奇人生 | 第35-41页 |
1. 家世出身的显赫 | 第35-36页 |
2. 童年患病的遭际 | 第36-37页 |
3. 留学美国的经历 | 第37页 |
4. 女性塑造的原型 | 第37-39页 |
5. 边缘身份的体验 | 第39-41页 |
(二)作家的个人学养 | 第41-43页 |
1. 《红楼梦》的精神契合 | 第41页 |
2. 现代主义的思想参照 | 第41-43页 |
(三)白先勇的女性观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