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律师惩戒制度探析--基于江西省民国律师惩戒案例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民国时期律师制度的基本架构 | 第11-21页 |
(一) 司法独立与律师制度 | 第11-14页 |
1、 民国时期对司法独立制度的探索及失败 | 第11-13页 |
2、 民国律师制度的建立 | 第13-14页 |
(二) 律师考试与执业登录 | 第14-16页 |
1、 民国时期的律师考试制度 | 第14-16页 |
2、 律师资格的免试 | 第16页 |
(三) 律师职业要求及其规范 | 第16-18页 |
1、 律师要履行消极诉讼的义务 | 第17页 |
2、 律师执业规则 | 第17-18页 |
(四) 律师惩戒制度概述 | 第18-21页 |
1、 惩戒权的概念 | 第18-19页 |
2、 民国时期的律师惩戒制度 | 第19-21页 |
二、 民国时期律师执业环境分析 | 第21-23页 |
(一) 民国司法体制下的律师角色 | 第21页 |
(二) 兼理司法体制下的律师执业困境 | 第21-23页 |
三、 民国律师惩戒个案及诱因 | 第23-34页 |
(一) 兼营商业 | 第23-24页 |
(二) 欺诈取财 | 第24-25页 |
(三) 律师个人作风问题 | 第25-26页 |
(四) 教唆诉讼、伪造证据 | 第26-28页 |
(五) 在伪组织中执业 | 第28-29页 |
(六) 行贿受贿 | 第29-30页 |
(七) 言辞不自由 | 第30-31页 |
(八) 法官报复以致被惩戒 | 第31页 |
(九) 被当事人诬告 | 第31-32页 |
(十) 律师间相互诋毁 | 第32页 |
(十一)狐假虎威、包揽词讼 | 第32页 |
(十二)乱盖私章 | 第32-34页 |
四、 民国时期律师惩戒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34-42页 |
(一) 民国律师惩戒机制 | 第34-37页 |
1、 民国律师惩戒会的组成 | 第34-35页 |
2、 惩戒之提起 | 第35页 |
3、 惩戒会审查程序 | 第35页 |
4、 检察官调查 | 第35-36页 |
5、 当事人辩驳及惩戒委员会认定 | 第36页 |
6、 惩戒之执行 | 第36-37页 |
(二) 我国现行律师惩戒权 | 第37-38页 |
(三) 律师协会纪律处罚权简述 | 第38页 |
(四) 纪律处分权和行政处罚权之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五) 民国时期律师惩戒机制与域外之比较 | 第39-42页 |
1、 台湾惩戒机构 | 第39页 |
2、 日本惩戒机制 | 第39-40页 |
3、 德国律师惩戒制度 | 第40-42页 |
五、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