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压敏胶 | 第12-16页 |
·压敏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压敏胶的基本性能 | 第13-14页 |
·压敏胶的粘接机理 | 第14-16页 |
·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 | 第16页 |
·反复粘贴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 | 第16-22页 |
·反复粘贴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反复粘贴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组成 | 第18-19页 |
·反复粘贴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制备 | 第19-21页 |
·反复粘贴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应用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反复粘贴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聚合单体和交联体系的优化 | 第24-37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实验药品 | 第24-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测试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聚合单体的优化 | 第27-31页 |
·2-EHA用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MMA用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AA用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2-HEA用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交联体系的构建 | 第31-36页 |
·交联单体对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第32页 |
·交联单体对悬浮液成膜速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交联单体对胶膜交联程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交联单体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交联单体AAEM用量对胶膜吸水率和水溶失率的影响 | 第35页 |
·交联单体AAEM用量对胶膜交联程度和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反复粘贴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合成和表征 | 第37-50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实验药品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 第38-39页 |
·测试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分散体系的优化 | 第40-42页 |
·有机高分子分散剂的筛选 | 第40-41页 |
·分散剂PVA-1788用量对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41-42页 |
·聚合工艺的优化 | 第42-45页 |
·聚合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压敏胶结构、形貌及性能分析 | 第45-49页 |
·FT-IR分析 | 第46-47页 |
·DSC分析 | 第47页 |
·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反复粘贴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应用工艺研究 | 第50-56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实验药品和材料 | 第5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 第51页 |
·墙贴试样的制备方法 | 第51页 |
·测试方法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增稠剂的选择 | 第52页 |
·增稠剂用量对墙贴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焙烘温度对墙贴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焙烘时间对墙贴粘接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与同类墙贴的粘接性能比较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