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模型重用与组合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选题及意义 | 第12-13页 |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4页 |
·仿真模型可重用判断研究 | 第15-18页 |
·仿真模型组合建模研究 | 第18-2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4-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2. 支持模型重用与组合的概念框架研究 | 第27-51页 |
·组合仿真相关概念 | 第27-33页 |
·仿真模型和概念模型 | 第27-30页 |
·模型可重用性和可组合性 | 第30-31页 |
·组合仿真开发模式 | 第31-33页 |
·组合仿真概念框架 | 第33-39页 |
·经典建模与仿真框架 | 第33-35页 |
·支持重用与组合的建模仿真概念框架 | 第35-39页 |
·仿真模型可重用判断与组合建模分析 | 第39-51页 |
·仿真模型可重用判断 | 第39-44页 |
·仿真概念模型框架组合建模分析 | 第44-51页 |
3. 基于概念语义匹配度的仿真模型可重用判断 | 第51-76页 |
·仿真模型描述 | 第51-60页 |
·仿真模型描述概念 | 第52-55页 |
·模型描述的可重用判断需求 | 第55-56页 |
·基于军事概念模型的仿真模型描述方法 | 第56-60页 |
·模型应用环境描述 | 第60-67页 |
·仿真想定及其内容 | 第61-66页 |
·基于想定的模型应用环境描述 | 第66-67页 |
·基于概念匹配度的仿真模型可重用判断 | 第67-76页 |
·模型与应用环境匹配 | 第67-73页 |
·基于概念匹配度的模型匹配算法改进 | 第73-76页 |
4. 基于CPN的仿真概念模型框架组合建模 | 第76-91页 |
·仿真概念模型框架 | 第76-82页 |
·仿真概念模型框架的构成 | 第77-80页 |
·基本模型和组合模型 | 第80-82页 |
·Petri网和层次颜色Petri网 | 第82-87页 |
·Petri网 | 第82-84页 |
·层次颜色Petri网 | 第84-87页 |
·仿真概念模型框架组合建模 | 第87-91页 |
·SMC_ECPN模型定义 | 第87-89页 |
·SMC_ECPN模型特点 | 第89-91页 |
5. 模型框架组合建模能力分析及正确性验证 | 第91-111页 |
·SMC_ECPN模型描述能力分析 | 第91-99页 |
·SMC_ECPN模型正确性验证 | 第99-111页 |
·语法正确性检测 | 第99-102页 |
·仿真模型运行控制流正确性检测 | 第102-106页 |
·仿真模型数据依赖正确性检测 | 第106-109页 |
·仿真模型间数据映射正确性分析检测 | 第109-111页 |
6. 模型可重用判断框架及概念模型框架实例 | 第111-133页 |
·模型可重用判断框架 | 第111-118页 |
·概念模型框架组合模型运行规则 | 第118-121页 |
·SMC_CPN模型动态运行规则 | 第118-119页 |
·模型实例的仿真运行 | 第119-121页 |
·仿真概念模型框架实例 | 第121-133页 |
·顶层模型 | 第122-124页 |
·空中威胁目标模块模型 | 第124-125页 |
·XX机探测引导模块模型 | 第125-126页 |
·指挥控制模块模型 | 第126-129页 |
·任务飞机模型 | 第129-130页 |
·舰载防空火力单元模型 | 第130-13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6页 |
·结论 | 第133-135页 |
·展望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作者简介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