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应急物流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现代物流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物流的概念 | 第17页 |
·物流的本质 | 第17-18页 |
·物流体系概述 | 第18-19页 |
·应急管理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应急管理 | 第19-20页 |
·应急管理体系 | 第20-21页 |
·应急管理的原则 | 第21页 |
·应急管理过程 | 第21-22页 |
·应急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应急物流的概念 | 第22页 |
·应急物流的特点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粮食应急物流体系概述 | 第24-31页 |
·粮食应急物流概述 | 第24-25页 |
·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职能 | 第25-28页 |
·粮食应急物流指挥子体系 | 第25-27页 |
·粮食获取子体系 | 第27页 |
·应急粮食的仓储子体系 | 第27页 |
·应急粮食的运输子体系 | 第27页 |
·粮食应急物流配送子体系 | 第27-28页 |
·应急粮食的信息子体系 | 第28页 |
·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保障条件 | 第28-31页 |
·基础设施保障 | 第28-29页 |
·政府协调机制 | 第29页 |
·全民动员机制 | 第29页 |
·法律保障机制 | 第29-30页 |
·"绿色通道"机制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河南省粮食应急物流的现状 | 第31-36页 |
·河南省粮食应急物流的管理 | 第31-33页 |
·政府粮食应急主管部门 | 第31页 |
·粮食应急物流中心 | 第31-32页 |
·粮食储备库 | 第32页 |
·应急物资加工企业 | 第32页 |
·粮食应急配送中心 | 第32-33页 |
·河南省粮食应急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组织环节 | 第33页 |
·获取环节 | 第33-34页 |
·仓储环节 | 第34页 |
·运输环节 | 第34-35页 |
·配送环节 | 第35页 |
·信息环节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河南省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 | 第36-50页 |
·目标 | 第36页 |
·原则 | 第36-37页 |
·体系的构成部分 | 第37-47页 |
·指挥子体系 | 第37-38页 |
·应急粮食的获取子体系 | 第38页 |
·应急粮食的储备子体系 | 第38-44页 |
·运输子体系 | 第44-46页 |
·应急粮食的配送与发放子体系 | 第46-47页 |
·信息子体系 | 第47页 |
·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保障机制 | 第47-50页 |
·应急预案培训机制 | 第48页 |
·全民动员机制 | 第48页 |
·政府协调机制 | 第48-49页 |
·法律保障机制 | 第49页 |
·"绿色通道"机制 | 第49页 |
·应急资金筹备机制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河南省粮食应急物流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
附录B: 河南省粮食应急配送中心选址的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C: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综合评价法所用决策者的两两比较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