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图像的虚拟视点绘制算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引言第10-11页
   ·IBR技术第11-12页
     ·不用几何信息的绘制第11页
     ·使用几何信息的绘制第11-12页
   ·DIBR技术第12-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第14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DIBR技术基本理论第16-31页
   ·DIBR基础知识第16-22页
     ·齐次坐标系第16-17页
     ·摄像机成像模型第17-20页
     ·3D图像映射方程第20页
     ·极线几何第20-22页
   ·DIBR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2-30页
     ·空洞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2-25页
     ·重叠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5-27页
     ·虚假轮廓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7-28页
     ·重采样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8-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虚拟视点摄像机参数估计算法第31-39页
   ·概述第31页
   ·基于关系建模的虚拟视点摄像机参数估计算法第31-34页
     ·获取参考视点图像上的匹配点第31-32页
     ·获取样本图像及样本图像上的匹配点第32页
     ·建立视点空间位置、摄像机旋转角度与匹配点坐标的关系模型第32-33页
     ·合理估计虚拟视点摄像机参数第33-34页
   ·基于图像特征差别的虚拟视点摄像机参数估计算法第34-36页
     ·利用线性比例关系获得虚拟视点图像上的匹配点第35页
     ·利用线性比例关系获得虚拟视点摄像机内参数和旋转矩阵第35页
     ·利用摄像机成像模型获得虚拟视点的平移向量第35-36页
   ·基于线性比例关系的虚拟视点摄像机参数估计算法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半像素的虚拟视点图像绘制算法第39-50页
   ·概述第39页
   ·算法的基本框架第39-40页
   ·参考图像的半像素处理第40-41页
     ·半像素精度插值第40页
     ·摄像机内参数的调整第40-41页
   ·图像的双向异步映射第41-44页
     ·正向映射过程第41-43页
     ·逆向映射过程第43-44页
   ·虚假轮廓擦除第44-45页
   ·亮度校正第45-46页
   ·图像融合第46-47页
   ·空洞填补第47-49页
     ·第一类空洞的填补第48页
     ·第二类空洞的填补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0-65页
   ·仿真实验环境配置第50-51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1-64页
     ·虚拟视点摄像机参数估计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1-61页
     ·基于半像素的虚拟视点图像绘制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1-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全文总结第65页
   ·研究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DM中权限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移动通信开放业务能力平台的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