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论文--毛泽东论文

心理传记学视角下的毛泽东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论第8-10页
 (一) 选题意义第8-9页
 (二) 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第9-10页
第一章 心理传记学的发展及其在毛泽东研究中的运用第10-19页
 第一节 心理传记学的起源与发展第10-12页
 第二节 心理传记学方法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第12-13页
 第三节 精神分析方法在毛泽东研究中的运用第13-19页
  (一) 白鲁恂及其《毛泽东的心理分析》一书简介第15-17页
  (二) 韦政通及其《毛泽东的性格与命运》一书简介第17-19页
第二章 毛泽东的心理性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19-34页
 第一节 毛泽东心理性格的特征第19-21页
  (一) 毛泽东的主要性格第19-21页
  (二) 毛泽东的次要性格第21页
 第二节 影响毛泽东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第21-30页
  (一) 家庭环境对毛泽东的影响第22-23页
  (二) 毛泽东与母亲的关系第23-25页
  (三) 毛泽东与父亲的关系第25-27页
  (四) 毛泽东的其他主要人际关系第27-30页
 第三节 影响毛泽东性格形成的其他因素第30-34页
  (一) 中国传统文化、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毛泽东的影响第30-32页
  (二) 马克思主义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第32-34页
第三章 毛泽东的心理性格与政治得失第34-42页
 第一节 他人印象——虎气与猴气并存第34-35页
 第二节 作为公共人物的毛泽东第35-39页
  (一) 言辞的魔力和行动的魅力第36-37页
  (二) 从魅力型权威到实质性权力第37-39页
 第三节 毛泽东的性格与权力第39-42页
第四章 小结与评价第42-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朝墓葬中佛教因素遗存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在客观性与历史之间--析伊恩·哈金的推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