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出版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出版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出版事业史论文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研究(1912-1949)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引言第11-20页
   ·选题缘由第11页
   ·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第11-12页
   ·学术著作概念界定第12-14页
     ·学术的含义第12-13页
     ·学术著作的概念界定第13-14页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新中国成立前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15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5-17页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7-20页
2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1912-1949)概况第20-33页
   ·学术著作出版的背景第20-23页
     ·政治背景第20页
     ·经济背景第20-21页
     ·文化背景第21-23页
       ·新式文化的建立第21页
       ·留学运动的兴起第21-22页
       ·外国学者访华对学术活动的促进第22页
       ·学术研究社团空前活跃第22-23页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阶段划分第23-27页
     ·起步期(1912-1919)第25-26页
     ·繁荣期(1920-1937)第26-27页
     ·衰退期(1938-1949)第27页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类型第27-33页
     ·古籍型学术著作第28-29页
     ·原创型学术著作第29-33页
       ·中国学者自主创作型学术著作第29-30页
       ·译介型学术著作第30-33页
3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1912-1949)特点分析第33-44页
   ·学科特点分析第33-36页
     ·以人文社科为主、自然科学为辅第33-35页
     ·自然科学类学术著作以中国学者自著为主,不乏经典著作第35-36页
   ·西方译介学术著作分析第36-42页
     ·译著国别分析第37-39页
     ·译介西方学术著作学科分析第39-40页
     ·译介西方学术著作的启示第40-42页
   ·出版形式分析第42-44页
     ·重印与再版第42页
     ·以丛书出版为主第42-44页
4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1912-1949)与编、译、著群体第44-50页
   ·学术著作作者群体第44-46页
     ·专家学者参与学术著作出版第44-45页
     ·学术团体参与出版第45-46页
   ·编辑群体参与学术著作出版第46-48页
   ·译者群体与学术著作出版第48-50页
5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1912-1949)的贡献第50-56页
   ·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第50-51页
   ·推进学术著作出版的规范化第51-52页
   ·形成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出版经验,为学术著作出版提供了借鉴第52-56页
     ·编辑与学者一体化,有助于拓展选题资源,提高内容质量第52-54页
     ·与文人学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术群体第54页
     ·与文化团体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彰显学术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第54-56页
6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中华书局学术著作书目(1912-1949)第62-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视新闻生产场域中的理想与现实--《新闻夜宴》个案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体验的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评价研究--以CASHL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