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短距和垂直升降航空器论文

基于模态分割方法的小型无人直升机动力学频域辨识建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1页
   ·选题背景第11-14页
     ·无人直升机第11-12页
     ·关键技术问题第12-14页
   ·无人直升机动力学建模第14-19页
     ·常用建模方法第15页
     ·系统辨识研究现状第15-19页
   ·论文研究思路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9-21页
第2章 模态分割方法第21-34页
   ·本章引论第21页
   ·直升机动力学建模问题描述第21-24页
   ·模态分割方法的提出第24-26页
   ·模态分割方法的应用第26-32页
     ·模态分割模型第26-30页
     ·定阶次模态分割频域辨识方法第30-31页
     ·不定阶次模态分割频域辨识方法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无人直升机动力学特性分析第34-55页
   ·本章引论第34页
   ·基本动力学模型第34-37页
   ·主旋翼系统第37-46页
     ·主旋翼力和力矩第38-40页
     ·Bell-Hiller 稳定小翼第40-42页
     ·主旋翼系统动力学特性第42-46页
   ·尾旋翼系统第46-49页
     ·尾旋翼力和力矩第46-47页
     ·偏航阻尼器第47-49页
     ·尾旋翼系统动力学模型第49页
   ·辅助机体部件第49-51页
     ·动力系统第49-50页
     ·机身和尾翼第50-51页
   ·动力学模型结构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直升机动力学模型辨识第55-100页
   ·本章引论第55-56页
   ·无人直升机系统第56-59页
     ·飞行平台第56-58页
     ·机载电子设备第58-59页
     ·地面站第59页
   ·飞行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第59-81页
     ·扫频飞行实验第59-61页
     ·频域响应数据计算第61-64页
     ·主通道实验数据分析第64-70页
     ·耦合分析及补偿第70-81页
   ·动力学模型辨识第81-91页
     ·遗传算法的应用第81-82页
     ·定阶次辨识结果第82-87页
     ·不定阶次辨识结果第87-89页
     ·辨识结果分析第89-91页
   ·粒子群算法的应用第91-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5章 辨识模型验证及应用第100-116页
   ·本章引论第100页
   ·辨识模型时域验证第100-105页
     ·主通道模型第100-103页
     ·耦合模型第103-105页
   ·飞行控制实验第105-110页
   ·模态分割方法的通用性实验第110-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6-118页
   ·总结第116-117页
   ·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1-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钯、铂纳米晶的调控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加力燃油泵隔舌空化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