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22页 |
·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 第12-14页 |
·住房保障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公共住房定价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PPP 模式支持公用事业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章节安排 | 第2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相关名词解释 | 第25-27页 |
·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 | 第25页 |
·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 | 第25-27页 |
第2章 公租房投融资的现状、特点及问题分析 | 第27-37页 |
·现行投融资政策 | 第27-29页 |
·资金来源 | 第27-28页 |
·税费减免 | 第28-29页 |
·政策实施情况 | 第29-31页 |
·公租房投融资特点 | 第31-34页 |
·投资需求特点 | 第31-32页 |
·投资回报特点 | 第32-33页 |
·公租房出售的讨论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页 |
·现存问题 | 第34-36页 |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公租房投融资的 PPP 模式选择 | 第37-49页 |
·PPP 模式概述 | 第37-39页 |
·概念及起源 | 第37-38页 |
·特点 | 第38-39页 |
·PPP 模式解决公租房投融资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9-43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39-40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40-43页 |
·具体模式选择:公租房 BOT 模式 | 第43-48页 |
·选择原则 | 第43-44页 |
·PPP 模式分类及评价 | 第44-47页 |
·具体模式选择 | 第47-48页 |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公租房 BOT 模式的机制设计与关键问题 | 第49-57页 |
·基本运行模式 | 第49-50页 |
·公租房项目启动阶段 | 第49页 |
·公租房建设运营阶段 | 第49-50页 |
·公租房移交及处置阶段 | 第50页 |
·角色与定位 | 第50-51页 |
·公共部门 | 第50-51页 |
·私营部门 | 第51页 |
·风险分担与利益分享 | 第51-54页 |
·风险分担 | 第52-53页 |
·利益分享 | 第53-54页 |
·公租房 BOT 模式的关键问题 | 第54-55页 |
·定价及特许经营期的确定 | 第54-55页 |
·私营部门的激励机制 | 第55页 |
·本章总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基于 BOT 模式的公租房定价及相关问题研究 | 第57-77页 |
·我国公租房现行定价方法讨论 | 第57-60页 |
·成本法 | 第57页 |
·收入法 | 第57-58页 |
·市场法 | 第58页 |
·实践中的矛盾 | 第58-60页 |
·境外公共住房定价经验借鉴 | 第60-64页 |
·英国 | 第60-61页 |
·美国 | 第61-62页 |
·日本 | 第62-63页 |
·香港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页 |
·定价总体原则 | 第64-66页 |
·保障性原则 | 第64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64-65页 |
·公平性原则 | 第65页 |
·动态调整原则 | 第65页 |
·效率性原则 | 第65-66页 |
·定价基本思路 | 第66-67页 |
·划分名义租金与实际租金 | 第66页 |
·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 第66-67页 |
·名义租金定价及特许经营期限的确定 | 第67-70页 |
·模型建立 | 第67页 |
·模型修正与求解 | 第67-69页 |
·特许经营期的确定 | 第69页 |
·名义租金的动态调整 | 第69-70页 |
·实际租金定价及租金补贴的量化 | 第70-74页 |
·选取梯度因子 | 第70-71页 |
·确定基准租金 | 第71-73页 |
·实际租金定价模型 | 第73-74页 |
·租金补贴的量化 | 第74页 |
·移交价及移交后的租金定价 | 第74-75页 |
·移交价的确定 | 第74-75页 |
·移交后租金的确定 | 第75页 |
·本章总结 | 第75-77页 |
第6章 公租房 BOT 模式下私营部门的激励措施 | 第77-84页 |
·国外政府激励私营部门参与公共住房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77-81页 |
·英国 | 第77-79页 |
·美国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私营部门参与我国公租房发展 BOT 模式的激励措施 | 第81-83页 |
·保证合理收益 | 第81页 |
·降低项目成本 | 第81-82页 |
·给予风险补偿 | 第82-83页 |
·本章总结 | 第83-84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4-88页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84-86页 |
·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创新点 | 第85-86页 |
·政策建议 | 第86-87页 |
·建立基于 BOT 的公租房发展模式 | 第86页 |
·公租房定价实行“双租金”制,“租补分离” | 第86-87页 |
·采取措施提高公租房项目收益,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 第87页 |
·后续研究方向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在学校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