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先勇小说的节奏艺术--以《月梦》、《青春》、《孽子》为例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第一章 白先勇小说时间节奏的显性彰显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时间节奏的生成:剪辑手法的运用 | 第13-20页 |
一、涣散的梦境时空 | 第13-16页 |
二、交错叠应的时空循环 | 第16-20页 |
第二节 节奏快慢的调度:感官张力的强弱 | 第20-25页 |
一、时间的慢叙:感觉器官的强化 | 第21-22页 |
二、时间的停顿:爱与痛吞噬的五官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白先勇小说情绪节奏的隐性调控 | 第25-37页 |
第一节 情绪节奏的表征:小说的色彩涂染 | 第25-31页 |
一、清冷色调的凄缓节奏 | 第25-27页 |
二、地狱色彩抒写强烈的对抗节奏 | 第27-31页 |
第二节 节奏的抽象物:意象群属性的暗示 | 第31-37页 |
一、舒缓低回:神秘化的“侵蚀性”意象 | 第32-34页 |
二、紧张急迫:妖魔化的“侵略性”意象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内外调和:小说节奏的叙事功能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小说叙事结构的整合与律动 | 第37-40页 |
一、小说整体性的严密缝合 | 第37-39页 |
二、小说动态性的自然流动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小说“味”的表达与体悟 | 第40-42页 |
一、审美客体“味”的表达 | 第40-41页 |
二、审美主体“味”的体悟 | 第41-42页 |
第三节 节奏:小说主题的另一种言说 | 第42-46页 |
一、节奏对主题的预设与暗示 | 第43-44页 |
二、节奏与主题多义性的表达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白先勇主要创作年表 | 第50-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