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价值在我国可转债赎回策略中的作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第10-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3 最优赎回策略的理论演进 | 第16-23页 |
| ·赎回可转债的成本 | 第16-18页 |
| ·赎回通知期与财务困境成本 | 第16-17页 |
| ·股利稀释 | 第17-18页 |
| ·赎回可转债的收益 | 第18-21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页 |
| ·债券利息收益 | 第18-19页 |
| ·时间价值收益 | 第19-21页 |
| ·可转债最优赎回策略总结 | 第21-23页 |
| 4 时间价值 | 第23-29页 |
| ·样本的选取 | 第23页 |
| ·我国可转债的发行与延迟赎回 | 第23-25页 |
| ·发行的描述性统计 | 第23-24页 |
| ·延迟赎回描述性统计 | 第24-25页 |
| ·我国可转债时间价值的分析 | 第25-29页 |
| ·无风险利率和波动率的确定 | 第26页 |
| ·时间价值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5 生存分析实证 | 第29-37页 |
| ·生存分析有关的概念 | 第29-30页 |
| ·Cox比例风险模型 | 第30-32页 |
| ·模型形式和参数估计 | 第30-31页 |
| ·模型参数检验 | 第31-32页 |
| ·Cox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32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4页 |
| ·实证结果 | 第34-37页 |
| ·指标逐步回归的筛选结果 | 第34-36页 |
| ·最终选定协变量的回归结果 | 第36-37页 |
| 6 结论与启示 | 第37-39页 |
| 附录A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