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小说创作死亡意象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死亡意象审美的形成 | 第7-13页 |
1、作者童年的回忆与自身对死亡的恐惧 | 第7-10页 |
2、青春期创作的终结 | 第10-11页 |
3、西方文学观念影响下的创作 | 第11-13页 |
(1) 小说中的父子伦理与"弑父" | 第11-12页 |
(2) 人类类似于死亡本能的邪恶天性 | 第12-13页 |
二、小说文本中死亡意象的构成 | 第13-21页 |
1、小说文本中死亡的形态 | 第13-17页 |
(1) 逃避现实的自杀 | 第14-15页 |
(2) 毫无意义的他杀 | 第15-16页 |
(3) 突如其来的厄运灾难以及失踪 | 第16-17页 |
2、与死亡相联系的意象的设置 | 第17-21页 |
(1) 以水为核心意象的死亡 | 第17-18页 |
(2) 以铁路为核心意象的死亡 | 第18-19页 |
(3) 以猫为核心意象的死亡 | 第19-20页 |
(4) 死亡叙述中的色彩和感觉描写 | 第20-21页 |
三、死亡意象的审美特征 | 第21-25页 |
1、死亡描写中对悲剧场景的有意规避 | 第21-22页 |
2、阴郁华靡的南方意味 | 第22-24页 |
3、死亡意象的历史化:个人与历史 | 第24-25页 |
四、死亡意象中展现的生命苍白 | 第25-30页 |
1、宿命的先兆:死亡预言 | 第26-27页 |
2、"逃向"死亡:生命孤独的召唤 | 第27-29页 |
3、死亡的荒诞:对传统生死观念的颠覆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