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主要缩略语列表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 PCV2基本结构与特性 | 第14-15页 |
·PCV2的发现与分类地位 | 第14-15页 |
·PCV2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 | 第15页 |
·PCV2培养特性 | 第15页 |
2 PCV2分子遗传特征 | 第15-18页 |
·PCV2基因组结构 | 第15-16页 |
·PCV2遗传与变异 | 第16-17页 |
·ORF1 基因与编码蛋白 | 第17页 |
·ORF2 基因与编码蛋白 | 第17-18页 |
·ORF3 基因与编码蛋白 | 第18页 |
3 PCV2感染和致病机制 | 第18-20页 |
·PCV2的组织亲嗜性及靶细胞 | 第18-19页 |
·PCV2的致病机理 | 第19-20页 |
·PCV2对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的影响 | 第19-20页 |
·PCV2在细胞因子对免疫调节中的影响 | 第20页 |
4 流行病学特点 | 第20-22页 |
·PCV2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20-21页 |
·PCV2流行毒株序列分析 | 第21页 |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 第21页 |
·宿主及易感动物 | 第21-22页 |
5 PCV2感染的相关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22页 |
6 PCVAD 检测与防治 | 第22-24页 |
·PCV2检测技术 | 第22-23页 |
·PCVAD 的防治 | 第23-24页 |
7 结语 | 第24-25页 |
1 引言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7页 |
·材料 | 第26-29页 |
·家养野猪病例分析 | 第26页 |
·病料 | 第26页 |
·细胞 | 第26页 |
·PCV2标准毒株、PCV2安徽分离株 | 第26页 |
·PCV2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 第26页 |
·试验动物 | 第26页 |
·载体、菌种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6-27页 |
·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 第27-28页 |
·细胞培养相关溶液配制 | 第27页 |
·DNA 提取相关溶液配制 | 第27页 |
·PCR 相关溶液配制 | 第27-28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相关溶液配制 | 第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引物和探针序列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7页 |
·病料检测 | 第29-30页 |
·病料的处理 | 第29-30页 |
·病料总 DNA 的提取 | 第30页 |
·病料中 PCV2特异性基因片段的扩增 | 第30页 |
·病料中 PCV2的分离鉴定 | 第30-31页 |
·PCV2的分离 | 第30页 |
·PCR 检测 | 第30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30-31页 |
·电镜观察 | 第31页 |
·PCV2全基因组序列克隆与测定 | 第31-33页 |
·PCV2全基因组序列 PCR 扩增 | 第31页 |
·PCV2全基因组序列 PCR 扩增产物纯化与回收 | 第31-32页 |
·外源 DNA 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 第32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第32页 |
·重组质粒转化 | 第32页 |
·质粒 DNA 小量制备 | 第32-33页 |
·重组质粒的 PCR 鉴定 | 第33页 |
·PCV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 第33页 |
·YZ0901 株分子遗传特征分析 | 第33页 |
·YZ0901 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33页 |
·PCV2安徽分离株同源重组分析 | 第33页 |
·YZ0901 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 ORF1、ORF2 序列分析 | 第33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PCV2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第33-34页 |
·标准品的制备 | 第33-34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 | 第34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标准品的建立 | 第34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敏感性试验 | 第34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特异性试验 | 第34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重复性试验 | 第34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临床应用 | 第34页 |
·YZ0901 株对小鼠致病力试验 | 第34-37页 |
·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测定 | 第34-35页 |
·昆明小鼠分组及攻毒方法 | 第35页 |
·血清中 PCV2的抗体检测 | 第35页 |
·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 | 第35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对 PCV2组织亲嗜性检测 | 第35页 |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与观察 | 第35-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54页 |
·病料检测 | 第37页 |
·病料中 PCV2的分离鉴定 | 第37-38页 |
·PCR 检测 | 第37-38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 | 第38页 |
·电镜观察结果 | 第38页 |
·PCV2全基因组序列克隆 | 第38-39页 |
·全基因组序列 PCR 扩增结果 | 第38-39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9页 |
·PCV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 第39-40页 |
·YZ0901 株分子遗传特征分析 | 第40-44页 |
·YZ0901 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0页 |
·YZ0901 株全基因组序列进化树分析 | 第40-41页 |
·同源重组分析 | 第41-42页 |
·YZ0901 株的 ORF1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2页 |
·YZ0901 株的 ORF2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2页 |
·YZ0901 株的 ORF2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2-44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PCV2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第44-47页 |
·标准品的制备 | 第44-47页 |
·PCR 扩增与克隆结果 | 第44-45页 |
·PCR 产物的测序结果 | 第45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 | 第45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标准品的建立 | 第45-46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敏感性试验 | 第46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特异性试验 | 第46-47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重复性试验 | 第47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初步应用 | 第47页 |
·YZ0901 株对小鼠致病力试验 | 第47-54页 |
·TCID50 测定 | 第47页 |
·血清中 PCV2的抗体检测 | 第47-48页 |
·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 | 第48-50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对 PCV2组织亲嗜性检测 | 第50-51页 |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 第51-54页 |
4. 讨论 | 第54-61页 |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PCV2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第54-55页 |
·家养野猪源安徽分离株的分离与鉴定 | 第55页 |
·YZ0901 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55-56页 |
·同源重组分析 | 第56页 |
·YZ0901 株的 ORF1、ORF2 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56页 |
·YZ0901 株的 ORF2 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56-57页 |
·YZ09101 株对小鼠致病力试验 | 第57-61页 |
·YZ0901 株与家猪源 PCV2毒株感染小鼠的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 第57-59页 |
·YZ0901 株与家猪源 PCV2毒株感染小鼠的组织亲嗜性分析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