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1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 立题依据 | 第12页 |
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红鱼眼叶化学成分研究 | 第14-36页 |
第一章 红鱼眼叶化学成分预试验 | 第14-1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4-1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5-16页 |
4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红鱼眼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17-3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7-1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3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20-35页 |
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二部分 红鱼眼叶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36-78页 |
第三章 红鱼眼叶降血糖有效部位的研究 | 第36-4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6-3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红鱼眼叶抗肿瘤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46-68页 |
1 红鱼眼叶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研究 | 第46-55页 |
2 红鱼眼叶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55-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红鱼眼叶抑菌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68-78页 |
1 红鱼眼叶抑菌有效部位的研究 | 第68-74页 |
2 红鱼眼叶抑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74-76页 |
3 讨论 | 第76-78页 |
第三部分 红鱼眼叶质量控制的研究 | 第78-147页 |
第六章 红鱼眼叶鉴别的研究 | 第78-10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78-80页 |
2 红鱼眼生药鉴别的研究 | 第80-90页 |
3 红鱼眼叶中柯里拉京、没食子酸的TLC鉴别 | 第90-91页 |
4 红鱼眼叶IR鉴别的研究 | 第91-96页 |
5 红鱼眼叶挥发油GC-MS鉴别的研究 | 第96-106页 |
第七章 红鱼眼叶有关检查的研究 | 第106-11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0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6-10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0页 |
4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八章 红鱼眼叶含量测定的研究 | 第111-125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1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1-11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13-123页 |
4 讨论 | 第123-125页 |
第九章 红鱼眼叶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125-14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25-1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6-1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27-146页 |
4 讨论 | 第146-147页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53页 |
1 结论 | 第147-151页 |
2 展望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0页 |
附图 | 第160-182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191-198页 |
附录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98-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