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2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8页 |
·钢骨-圆(方)钢管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节点的分类 | 第19-22页 |
·欧洲规范分类方法 | 第20-21页 |
·美国容许应力设计(ASD)规范分类方法 | 第21页 |
·美国荷载抗力系数设计(LRFD)规范分类方法 | 第21页 |
·其他分类方法 | 第21-22页 |
·半刚性连接节点的特性 | 第22-23页 |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研究概况 | 第23-34页 |
·刚性节点研究概况 | 第23-31页 |
·铰接节点研究概况 | 第31页 |
·半刚性连接节点研究概况 | 第31-34页 |
·半刚性连接的模拟 | 第34-37页 |
·线性模型 | 第35页 |
·多项式模型 | 第35-36页 |
·β样条模型 | 第36页 |
·幂函数模型 | 第36-37页 |
·指数模型 | 第37页 |
·国内外规范的设计方法 | 第37-4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40-42页 |
第2章 端板螺栓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试验研究 | 第42-76页 |
·概述 | 第42页 |
·试验概况 | 第42-49页 |
·试件设计 | 第42-44页 |
·试件加工 | 第44-45页 |
·量测项目 | 第45-47页 |
·加载装置 | 第47页 |
·加载制度 | 第47-49页 |
·材性试验 | 第49-50页 |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第50-54页 |
·试件SC-5A | 第50-51页 |
·试件SC-5B | 第51-52页 |
·试件SC-5C | 第52页 |
·试件SC-5D | 第52-53页 |
·试件SC-5E | 第53页 |
·试件SC-5F | 第53-54页 |
·试件SC-5G | 第54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69页 |
·节点屈服和破坏荷载 | 第54-55页 |
·试件滞回曲线分析 | 第55-57页 |
·节点的骨架曲线分析 | 第57-62页 |
·荷载和刚度退化曲线分析 | 第62-64页 |
·节点延性和耗能能力分析 | 第64-65页 |
·应变分析 | 第65-69页 |
·节点恢复力模型 | 第69-74页 |
·骨架模型 | 第69-70页 |
·刚度退化规律 | 第70-72页 |
·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第72-73页 |
·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3章 端板螺栓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有限元分析 | 第76-94页 |
·概述 | 第76页 |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76-79页 |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76-78页 |
·混凝土破坏准则 | 第78页 |
·钢材的本构模型 | 第78-79页 |
·单元选取 | 第79-80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0-81页 |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第81-82页 |
·求解器的选择 | 第82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82-92页 |
·承载力及弯矩-位移曲线 | 第82-84页 |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受力状况 | 第84-85页 |
·节点主应力迹线 | 第85-86页 |
·节点应力分布和发展 | 第86-88页 |
·端板变形 | 第88-90页 |
·端板接触应力分布 | 第90-92页 |
·本章总结 | 第92-94页 |
第4章 组合节点弯矩-转角曲线简化计算方法 | 第94-116页 |
·边节点受力分析 | 第94-95页 |
·节点域剪力-剪切变形全过程曲线计算方法 | 第95-102页 |
·方钢管和钢骨剪力-剪切变形曲线 | 第96-99页 |
·混凝土剪力-剪切变形曲线 | 第99-102页 |
·弯矩-螺栓伸长转角全过程曲线计算方法 | 第102-108页 |
·受拉区单个高强螺栓受力特性 | 第102-106页 |
·弯矩-螺栓伸长转角曲线计算方法 | 第106-108页 |
·端板受力特性分析 | 第108-113页 |
·端板承载力计算 | 第108-110页 |
·端板弯曲变形引起的转角 | 第110-113页 |
·节点弯矩-转角全过程曲线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5章 端板螺栓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设计方法研究 | 第116-135页 |
·端板连接节点的构造 | 第116-120页 |
·钢管 | 第116-117页 |
·混凝土 | 第117页 |
·高强螺栓 | 第117-118页 |
·端板 | 第118-119页 |
·加劲肋 | 第119-120页 |
·焊缝 | 第120页 |
·其他 | 第120页 |
·承载力设计方法 | 第120-125页 |
·水平扩板 | 第120-123页 |
·高强螺栓 | 第123-124页 |
·端板 | 第124-125页 |
·节点域 | 第125页 |
·抗震设计方法 | 第125-129页 |
·节点域 | 第125页 |
·高强螺栓 | 第125-126页 |
·端板 | 第126页 |
·极限承载力验算 | 第126-127页 |
·延性设计 | 第127-128页 |
·节点抗震设计一般原则 | 第128-129页 |
·初始转动刚度计算 | 第129-132页 |
·算例 | 第132-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5-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9-150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的科研及获奖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