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物资流通论文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引言第12-21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9页
     ·标准化系统第14-15页
     ·物流标准化基础理论第15-16页
     ·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研究第16-19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物流标准化系统分析第21-37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内涵第21-23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的概念第21-22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第22-23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目标第23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要素分析第23-31页
     ·主体要素第24-26页
     ·客体要素第26-28页
     ·资源要素第28页
     ·信息要素第28-29页
     ·机制要素第29-31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结构分析第31-33页
     ·系统的宏观结构第31-33页
     ·系统的微观结构第33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功能分析第33-37页
     ·系统的环境第34-35页
     ·系统的输入第35页
     ·系统的转换第35页
     ·系统的输出第35-37页
3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分析第37-54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内涵第37-39页
     ·系统协同的含义第37页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第37-39页
     ·系统的协同管理第39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目标第39-41页
     ·有效性目标第39-40页
     ·高效率目标第40页
     ·低成本目标第40-41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机理第41-43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自身内在要求第41页
     ·物流系统的需求第41-42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主体利益的驱动第42-43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内容第43-50页
     ·主体协同第44-46页
     ·客体协同第46-47页
     ·资源协同第47-48页
     ·信息协同第48页
     ·机制协同第48-50页
   ·我国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演化过程第50-54页
     ·客体整合阶段第51-52页
     ·主体整合阶段第52页
     ·资源和信息整合阶段第52-54页
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度评价第54-69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度评价内涵第54-55页
     ·协同度评价概念第54页
     ·协同度评价目的第54-55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55-56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55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第55-56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56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建立第56-61页
     ·评价指标赋权第56-60页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第60-61页
     ·评价结果计算第61页
   ·物流标准化系统协同度评价算例第61-69页
     ·评价指标赋权第61-64页
     ·隶属度函数确定第64-65页
     ·评价结果计算第65-66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66-6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9-70页
   ·主要结论第69页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作者简历第72-7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应链中断的修复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房地产业经济地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