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 | 第7-12页 |
·压电驱动执行器概述 | 第7-8页 |
·压电驱动执行器的发展概况 | 第8-11页 |
·压电驱动执行器的应用 | 第11-12页 |
·LIPCA 压电驱动执行器概述 | 第12-14页 |
·LIPCA 压电驱动执行器 | 第12-13页 |
·LIPCA 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4-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LIPCA 执行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7-31页 |
·LIPCA 的基本结构及制作工艺 | 第17-18页 |
·LIPCA 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LIPCA 的制作工艺 | 第18页 |
·LIPCA 的工作原理 | 第18-28页 |
·压电材料的特性及压电效应的微观机理 | 第18-20页 |
·层合板的弹性特性 | 第20-25页 |
·单向板考虑逆压电效应的本构关系 | 第25页 |
·单向板考虑热效应的本构关系 | 第25-26页 |
·层合板考虑逆压电效应和热效应的本构关系 | 第26-27页 |
·层合板的残余应变和残余应力 | 第27-28页 |
·影响 LIPCA 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LIPCA 执行器的性能仿真分析 | 第31-45页 |
·有限元软件 ANSYS 在复合压电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有限元法及其软件 ANSYS 简介 | 第31-32页 |
·ANSYS 中耦合场分析 | 第32-35页 |
·LIPCA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建模方案的制定 | 第35-36页 |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36-37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7页 |
·有限元模型的网络划分 | 第37-38页 |
·LIPCA 的性能仿真 | 第38-44页 |
·LIPCA 的静态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LIPCA 的模态分析 | 第40-41页 |
·LIPCA 的谐响应分析 | 第41-42页 |
·LIPCA 的动态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LIPCA 执行器的结构形状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45-57页 |
·LIPCA 的层合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46-50页 |
·LIPCA 的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LIPCA 的叠加次序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LIPCA 的压电陶瓷层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LIPCA 的压电陶瓷层长宽比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LIPCA 的压电陶瓷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LIPCA 的压电陶瓷宽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LIPCA 的压电陶瓷层形状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LIPCA 的压电陶瓷的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热效应对 LIPCA 执行器性能的影响 | 第57-69页 |
·热残余应力的来源 | 第57-59页 |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材料简述 | 第57-58页 |
·热残余应力的产生 | 第58-59页 |
·LIPCA 的热效应分析 | 第59-61页 |
·制备过程产生的热变形分析 | 第59-60页 |
·制备过程产生的热残余应力分析 | 第60-61页 |
·LIPCA 的热效应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61-68页 |
·穹顶高度的影响 | 第63-66页 |
·热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69-70页 |
·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A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