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焦煅烧工艺的稳定及节能减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铝电解预焙阳极概况 | 第14-16页 |
·阳极用石油焦概况 | 第16-17页 |
·石油焦的种类 | 第16-17页 |
·石油焦的结构 | 第17页 |
·石油焦质量与预焙阳极质量的相互关系 | 第17-18页 |
·铝用阳极行业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 第18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选题依据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预焙铝阳极用石油焦煅烧工艺 | 第20-34页 |
·概述 | 第20-21页 |
·回转窑煅烧石油焦工艺流程 | 第21-24页 |
·原料的储存 | 第21-22页 |
·原料破碎输送系统 | 第22-23页 |
·原料投料系统 | 第23页 |
·回转窑及附属设备 | 第23页 |
·冷却机及附属设备 | 第23页 |
·煅后焦贮存系统 | 第23-24页 |
·循环水系统及设备 | 第24页 |
·煅烧质量标准 | 第24-27页 |
·原料分类 | 第24-25页 |
·石油焦的质量指标 | 第25-26页 |
·煅后焦质量标准 | 第26页 |
·真密度 | 第26-27页 |
·比电阻 | 第27页 |
·煅烧原理 | 第27-30页 |
·煅烧温度的确定 | 第27页 |
·煅烧过程中挥发分的排除 | 第27-29页 |
·煅烧过程中真密度的变化 | 第29页 |
·煅烧过程中比电阻的变化 | 第29-30页 |
·煅后炭质原料抗氧化性能的提高 | 第30页 |
·煅后炭质原料体积的变化 | 第30页 |
·提高煅后焦真密度的途径 | 第30-34页 |
·原料的影响 | 第30-31页 |
·煅烧带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煅烧时间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3章 煅后石油焦对阳极质量的影响 | 第34-44页 |
·煅烧工序对阳极质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煅后石油焦质量对阳极质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煅烧工艺对预焙阳极质量的影响 | 第36页 |
·提高阳极质量的途径 | 第36-44页 |
·稳定石油焦质量 | 第36-38页 |
·降低石油焦上生产线时的水分含量 | 第38-40页 |
·合理安排高硫石油的使用 | 第40-41页 |
·研究提高和稳定细粉石油焦煅烧质量 | 第41-44页 |
第4章 优化煅烧工艺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 第44-58页 |
·优化回转窑煅前给料秤 | 第44-48页 |
·工艺概况 | 第44-45页 |
·称重给料机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和技术特点 | 第45-48页 |
·使用效果 | 第48页 |
·DCS 技术在铝用阳极煅烧工艺中的开发与应用 | 第48-53页 |
·概述 | 第48页 |
·煅烧工艺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 第48-49页 |
·DCS 在煅烧工艺的应用 | 第49-52页 |
·煅烧工艺 DCS 控制的优点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回转窑内衬改造新技术 | 第53-58页 |
·回转窑内衬施工技术 | 第53-55页 |
·内衬错台技术 | 第55-58页 |
第5章 石油焦煅烧节能减排 | 第58-70页 |
·煅烧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 | 第58-63页 |
·引言 | 第58页 |
·烟气余热利用的必要性 | 第58-59页 |
·烟气余热利用方案 | 第59-62页 |
·项目改造效果 | 第62页 |
·技术经济分析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煅烧石油焦脱硫技术 | 第63-70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烟气脱硫的意义 | 第64-65页 |
·脱硫技术 | 第65-68页 |
·几种脱硫技术的比较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技创新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