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刀具材料概述 | 第12-13页 |
| ·硬质合金简介 | 第13-14页 |
| ·硬质合金性能及应用 | 第13页 |
| ·硬质合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 | 第14-15页 |
| ·立铣刀铣削力建模方法 | 第15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5-16页 |
| ·立铣刀计算机辅助工具的相关简介 | 第16-19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 第17-18页 |
| ·AdvantEdge FEM软件简介 | 第18-19页 |
| ·论文主要内容、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2章 立铣刀铣削力建模 | 第21-28页 |
| ·铣削特点及铣削方式的选择 | 第21-22页 |
| ·铣削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7页 |
| ·铣削厚度的数学公式推导 | 第22-23页 |
| ·平头立铣刀瞬时铣削力建模 | 第23-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立铣刀切削加工的有限元分析 | 第28-42页 |
| ·立铣刀切削加工仿真参数的设定 | 第28-29页 |
| ·刀具几何角度的单因素法分析 | 第29-37页 |
| ·刀具前角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 第29-33页 |
| ·刀具后角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 ·刀具螺旋角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正交试验法选择刀具结构 | 第37-40页 |
| ·结果验证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铣削力预测模型及参数优化 | 第42-57页 |
| ·铣削力的分解 | 第42-43页 |
| ·单因素法分析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43-48页 |
| ·铣削速度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43-45页 |
| ·轴向切深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每齿进给量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径向切深对铣削力影响 | 第47-48页 |
| ·铣削力模型预测 | 第48-50页 |
| ·铣削力预测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 第50-51页 |
| ·铣削参数优化 | 第51-55页 |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52-53页 |
| ·遗传算法结构设计 | 第53-55页 |
| ·优化结果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硬质合金立铣刀的模态分析 | 第57-73页 |
|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模型建立 | 第57-61页 |
| ·Pro/E软件简介 | 第57-58页 |
| ·硬质合金立铣刀实体建模 | 第58-61页 |
|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的模态分析 | 第61-62页 |
| ·模态分析基本概念 | 第61页 |
| ·模态分析基本原理 | 第61-62页 |
| ·硬质合金立铣刀ANSYS WORKBENCH的模态分析 | 第62-72页 |
|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的有限元模型 | 第62-63页 |
| ·立铣刀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3页 |
| ·模态求解的基本设置 | 第63-64页 |
| ·硬质合金立铣刀模态分析结果 | 第64-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论文总结 | 第73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73-74页 |
| ·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