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23页
1. 导论第23-45页
   ·研究背景第23-30页
     ·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第24-25页
     ·传统生产方式与气候变化第25-26页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第26-28页
     ·中国政府的努力及局限第28-30页
   ·研究意义第30-36页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第30-31页
     ·有利于区域经济其他目标的优化实现第31-34页
     ·对于世界低碳转型的重要作用第34-35页
     ·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将丰富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第35-36页
   ·研究思路第36-40页
   ·研究方法第40-41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41-45页
2. 文献综述第45-70页
   ·低碳经济的概念研究第46-48页
   ·低碳经济的内容研究第48-56页
     ·碳减排的国家责任研究第48-52页
     ·碳减排的驱动方向研究第52-55页
     ·低碳经济的可能性研究第55-56页
   ·低碳经济推进模式与机制研究第56-70页
     ·国外的探索第56-61页
     ·国内的探索第61-70页
3.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提出第70-92页
   ·区域层面推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矛盾第70-85页
     ·温室气体的物品属性第70-75页
     ·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重关系第75-77页
     ·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面临的三大矛盾第77-85页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提出及主要内容第85-92页
     ·“统筹协进”的含义第85-86页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主要内容第86-92页
4.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第92-116页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理论依据第92-104页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第92-96页
     ·科学发展观第96-101页
     ·政府规制经济学理论第101-104页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现实依据第104-116页
     ·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传统第105-108页
     ·中国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形成第108-110页
     ·低碳经济发展过程初步暴露的各种问题与“统筹协进”总方案第110-113页
     ·合理抑制地区过度竞争的需要第113-116页
5. 区域推进的责任机制研究第116-150页
   ·中国碳减排区域责任体系的内容构成第116-119页
   ·近年来的探索及局限第119-124页
   ·内容之一:改进碳减排责任的区域分解体系第124-141页
     ·根据对各地经济增长呈“中性”影响的原则分解指标第125-135页
     ·根据其它原则作相应调整第135-141页
   ·内容之二:构建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第141-146页
     ·构建和完善节能减排层级负责制度第142-144页
     ·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第144-145页
     ·信息公开制度第145页
     ·完善考核制度第145-146页
   ·内容之三:降低政府的责任界定成本第146-150页
     ·政府公正避免“俘获”第146-147页
     ·完善信息制度,消除信息非对称第147-148页
     ·降低行政成本第148-150页
6. 完善区域推进的政策机制第150-170页
   ·政府规制一般内容第150-154页
   ·近年来我国低碳政策的成就与问题第154-162页
     ·低碳政策的成就第154-160页
     ·存在的问题第160-162页
   ·低碳政策改进第162-170页
     ·完善碳税机制第162-165页
     ·改革能源资源定价机制第165-166页
     ·完善其他激励约束机制第166-168页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规制第168-169页
     ·提高政策的区域辨识度第169-170页
7. 构建和完善区域推进的市场机制第170-187页
   ·降低交易费用:碳市场体系设计的中心目标第170-173页
   ·交易费用的会计学分类第173-175页
   ·交易费用的经济学分析第175-177页
   ·对策措施第177-187页
     ·合理配置碳市场网点第178-179页
     ·大力发展第三方机构第179-180页
     ·推动标准化运行第180-181页
     ·提升管理能效第181-184页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第184-186页
     ·构建碳交易保险体制第186-187页
8. 构建碳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第187-211页
   ·碳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的紧迫性与可能性第187-195页
     ·碳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的紧迫性第188-192页
     ·碳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的可能性第192-195页
   ·区域互助合作的历史进程及存在的问题第195-199页
     ·区域互助合作的历史进程第195-198页
     ·存在的问题第198-199页
   ·节能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设计第199-211页
     ·跨期交换机制第199-203页
     ·利益共享机制——区际行业合作减排计划第203-211页
9. 碳约束下完善区际产业转移机制研究第211-237页
   ·区际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兴起第211-221页
     ·产业转移的各种理论第212-214页
     ·产业转移的机制分析第214-216页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到来第216-221页
   ·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第221-227页
     ·产业转移演变为碳排放转移的前提条件第221-222页
     ·产业转移演变为碳排放转移的现实可能性:主要以广东为例第222-227页
   ·对策研究第227-237页
     ·适当设置转入壁垒——所谓“落后产能”问题第228-229页
     ·扩大区外引资的乘数效应第229-232页
     ·加强移入产业入园建设,实现管理节能第232-235页
     ·构建碳转移区际补偿机制第235-237页
参考文献第237-251页
致谢第251-252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252页

论文共2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干预下企业过度投资形成机理研究
下一篇:金融一体化下的国际风险分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