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预算与决算执行偏差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导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对于政府预算执行的研究 | 第16-18页 |
·国内对于政府预算执行的研究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4页 |
·政府预算 | 第20-21页 |
·政府决算 | 第21-22页 |
·政府预算执行 | 第22-23页 |
·政府预算执行偏差 | 第23页 |
·行政管理费 | 第23-24页 |
·本文使用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6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6-28页 |
·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 | 第28-30页 |
3 我国政府预决算执行现状分析 | 第30-37页 |
·我国历年财政收入方面的预决算偏差 | 第30-32页 |
·我国历年财政支出方面的预决算偏差 | 第32-37页 |
·我国历年财政支出的预决算偏差 | 第32-33页 |
·我国历年行政管理费支出的预决算偏差 | 第33-37页 |
4 我国预算执行偏差的原因 | 第37-47页 |
·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导致预算执行偏差 | 第37-38页 |
·政策制定与预算过程分离 | 第37页 |
·预算机构未被赋予足够的权利 | 第37-38页 |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38-44页 |
·财政超收导致财政超支 | 第38-41页 |
·专项支出的频繁追加,年终突击花钱 | 第41-43页 |
·我国预算执行过程存在领导人“批条子”的情况 | 第43页 |
·预算编制技术导致财政支出执行偏差 | 第43-44页 |
·我国年度预算不适应经济规划的长期性 | 第44页 |
·预算调整脱离人大的监督 | 第44-45页 |
·预算过程透明度低 | 第45-47页 |
5 缩小我国政府预算执行偏差的建议 | 第47-55页 |
·整合政策制定过程和预算过程 | 第47-48页 |
·政策制定要有确定性和前瞻性 | 第47页 |
·成立一个核心预算机构,负责编制预算和政策取向 | 第47-48页 |
·完善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 | 第48-52页 |
·加强对超收资金的管理 | 第48-49页 |
·建立则政总额控制,约束超支行为 | 第49-50页 |
·改善分管领导制度 | 第50页 |
·实行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技术 | 第50-51页 |
·建立与计划相衔接的中长期滚动预算 | 第51-52页 |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人大对预算的监督 | 第52-53页 |
·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强化公众对预算的监督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