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防火论文

采空区分区渗流与煤自燃耦合规律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5-7页
详细摘要第7-10页
Detailed Abstract第10-18页
1 绪论第18-32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8-2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7页
     ·煤自燃机理第20-22页
     ·煤层自燃火灾预报第22-23页
     ·松散介质渗流第23-24页
     ·采空区渗流分区自燃模型理论研究第24-25页
     ·渗流分区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点第25-26页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7-28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8-30页
     ·研究方法第28页
     ·技术路线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2 煤升温氧化特性研究第32-44页
   ·程序升温耗氧法简介第32页
   ·实验装置及过程第32-35页
     ·实验装置第32-33页
     ·试样制备第33-34页
     ·实验过程及方法第34-35页
   ·耗氧速率计算与回归分析第35-40页
     ·耗氧速率计算第35-39页
     ·耗氧速率回归分析第39-40页
   ·放热强度计算与回归分析第40-42页
     ·放热强度计算第40-41页
     ·放热强度线性回归分析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3 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分析及危险性决策技术第44-62页
   ·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指标气体的优选原则第44-50页
     ·C_1类气体的浓度变化规律第44-47页
     ·C_2类气体的生成浓度变化规律第47-50页
   ·标志气体生成量随煤温变化的预测可信度分析第50-53页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第50页
     ·确定标志气体第50-53页
   ·基于指标气体分析的煤自燃危险性决策分析第53-60页
     ·CO指标气体回归分析第53-57页
     ·其他标志气体回归分析第57页
     ·煤自燃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第57-58页
     ·煤炭自燃危险性决策标准第58-59页
     ·煤炭自燃危险性的决策程序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4 松散煤样渗流分区特性实验及理论研究第62-94页
   ·多孔介质渗透规律的理论基础第62-64页
     ·非线性渗流的研究情况第62-63页
     ·全部渗流过程的完整流态第63-64页
   ·高速渗流区域达西与非达西渗流规律第64-67页
     ·多孔介质渗流下的雷诺准则第65页
     ·达西区域的渗流特征第65-67页
     ·非达西区域的渗流特征第67页
   ·松散煤样空气渗流实验系统第67-68页
   ·试验准备第68-70页
     ·煤样制备第68-70页
     ·煤样孔隙率测定第70页
   ·试验过程及方案第70-71页
   ·空气渗流试验结果分析第71-89页
     ·渗流分区分析思路第71-72页
     ·实验结果及简要分析第72-83页
     ·全部按照非达西流进行分析第83-86页
     ·达西区域与非达西区域划分原则第86页
     ·分区分析计算结果分析第86-89页
     ·结果汇总第89页
   ·本章小结第89-94页
5 采空区渗流分区自然发火理论研究第94-112页
   ·采空区气体流动数学模型第94-99页
     ·连续性方程第94-95页
     ·采空区流场方程第95-98页
     ·采空区流场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第98-99页
   ·采空区空气渗流分区自燃模型研究第99-111页
     ·采空区岩石冒落特征第99-101页
     ·采空区渗流参数分布第101-105页
     ·采空区流场数学模型第105-106页
     ·采空区氧浓度场数学模型第106-108页
     ·采空区温度场模型第108-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6 基于渗流分区特征的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第112-134页
   ·自然发火模型解算软件简介第112-115页
     ·多参数输入界面第113页
     ·主要计算功能第113-115页
   ·解算参数选取第115-116页
     ·回采工作面参数选取和迭代参数选取第115页
     ·氧化放热特性参数选取第115-116页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116-132页
     ·非达西渗流下的解算结果第116-122页
     ·采空区渗流区域划分第122页
     ·渗流分区模拟结果分析第122-127页
     ·非达西渗流与渗流分区下解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第127-132页
   ·现场应用第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7 结论和展望第134-138页
   ·论文结论第134-135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35-136页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6页
致谢第146-148页
作者简介第148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8-149页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9页
主要获奖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井巷道非对称变形机理与围岩流变及扰动变形控制研究
下一篇:断层活化诱发煤岩冲击失稳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