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构造论文--桥基论文

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计算分析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9页
   ·选题背景第7-8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8-9页
     ·研究目的第8页
     ·研究内容第8-9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24页
   ·引言第9页
   ·液化场地下的震害与桩基破坏机理第9-11页
   ·理论研究方法第11-15页
     ·精细有限元分析第11-12页
     ·简化有限元分析第12-15页
   ·实验研究及其进展第15-19页
   ·现行抗震规范中桩-液化土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第19-23页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m法计算桩-液化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第24-43页
   ·引言第24页
   ·无覆盖层模型计算第24-33页
     ·模型概况及模态分析第24-26页
     ·动力时程分析第26-30页
     ·桩身贯入液化层深度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第30-33页
     ·0折减系数法中桥墩高度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第33页
   ·有覆盖层模型计算第33-37页
     ·模型概况及模态分析第33-35页
     ·动力时程分析第35-37页
   ·有覆盖层和无覆盖层模型计算结果比较第37-38页
   ·覆盖层密实度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第38-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P-Y曲线法计算桩-液化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第43-61页
   ·引言第43页
   ·模型参数设定第43-47页
   ·按P-Y曲线法计算桩-液化土结构相互作用第47-57页
     ·P-Y曲线法计算结果及特征第47-50页
     ·覆盖层密实度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第50-51页
     ·液化土内摩擦角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第51-57页
   ·P-Y曲线法与m法计算结果比较第57-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桩在桥墩出现塑性铰后的地震响应第61-72页
   ·引言第61页
   ·不同延性状态下桩的内力响应第61-68页
     ·模型参数设定第61-63页
     ·1折减系数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63-64页
     ·2/3折减系数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64-66页
     ·1/3倍折减系数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66-68页
   ·相同塑性铰在不同液化场地下的桩身地震响应第68-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7页
   ·m法及P-Y曲线法的计算结果特点第72-74页
     ·m法计算特点第72页
     ·P-Y曲线法计算特点第72-73页
     ·墩底形成塑性铰后桩液化土相互作用特点第73-74页
   ·现行规范关于桩-液化土相互作用描述的局限第74-76页
   ·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结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研究
下一篇:深海悬浮隧道荷载组合及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