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散原诗意象与语言艺术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第二章 散原诗新奇的诗歌意象第11-24页
   ·自然意象—荒寒境界的塑造第12-17页
     ·雪、大月—凄寒阴冷第12-15页
     ·落日、残碑—萧索荒寒第15-16页
     ·枯树、古槐—浑茫荒漠第16-17页
   ·动物意象—浓厚的“主观象喻性”第17-21页
     ·“象喻”探渊第18-19页
       ·何谓“象喻”第18页
       ·“象喻”之诗性特征第18-19页
     ·散原诗动物意象之“主观象喻性”第19-21页
   ·人物意象—精神上“失怙”的“托命人”第21-24页
     ·“余作前儒托命人”第21-22页
     ·散原人物意象的“托命人”角色第22-24页
第三章 散原诗歌意象的悲情人格第24-31页
   ·潜在的生命悲情意识第24-27页
     ·生命悲情意识的内涵第24-25页
     ·散原诗意象生命悲情意识的呈现第25-27页
   ·深层的文化焦虑第27-31页
     ·散原创作中的文化焦虑第27-28页
     ·散原诗意象文化焦虑的传达第28-31页
第四章 散原诗语言的表现技巧第31-43页
   ·力避凡近的诗歌语言第31-36页
     ·炼字奇警避熟求生第31-33页
     ·句法句式避俗求变第33-35页
     ·比拟新奇移情于物第35-36页
   ·风格迥异的语言特色第36-43页
     ·浑朴情深的五古第36-38页
       ·五言古诗的流变第36-37页
       ·散原五古的语言特色第37-38页
     ·声势激烈的七古第38-40页
       ·七言古诗的流变第38-39页
       ·散原七古的语言特色第39-40页
     ·近乎唐音的绝句第40-43页
       ·绝句的流变第40-41页
       ·散原绝句的语言特色第41-43页
第五章 散原诗歌的用典形式及特点第43-56页
   ·散原诗歌的用典形式第43-53页
     ·直用第44-46页
     ·化用第46-51页
       ·化用史事第47-49页
       ·化用古语第49-51页
     ·反用第51-53页
   ·散原诗歌的用典特点第53-56页
     ·用典自然第53页
     ·灵活多样第53-54页
     ·典源广泛第54-55页
     ·用典的重复性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3页
附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象似性原则下《我弥留之际》的语言特色探究
下一篇:出土上古文献的神话传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