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在堆积层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岩石力学模型选取及求解方法 | 第18-23页 |
·Mohr Coulomb 塑性模型 | 第18-22页 |
·Mohr Coulomb 模型特征 | 第18页 |
·Mohr Coulomb 屈服准则 | 第18-20页 |
·应变张量表示 | 第20页 |
·屈服特征 | 第20-22页 |
·强度折减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ABAQUS 软件介绍 | 第23-30页 |
·有限元法 | 第23页 |
·ABAQUS 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23-24页 |
·ABAQUS 基本模块介绍 | 第24-25页 |
·计算方法与滑坡土体本构关系选择 | 第25-28页 |
·边界条件设置 | 第28-29页 |
·堆积层滑坡概化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堆积层滑坡动力因素与失稳动力学特征 | 第30-41页 |
·边坡基础理论知识 | 第30-33页 |
·边坡问题 | 第30-31页 |
·斜坡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 第31-32页 |
·斜坡变形 | 第32页 |
·斜坡破坏的基本类型 | 第32-33页 |
·堆积层滑坡的基本要素与特征 | 第33-36页 |
·堆积层滑坡的基本要素组成 | 第33-34页 |
·坡体特征 | 第34-36页 |
·堆积层滑坡失稳动力因素与特征 | 第36-40页 |
·自重应力及对滑坡稳定的影响 | 第37-38页 |
·自重应力场的应力与位移特征 | 第38页 |
·堆积层滑坡水环境与特征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滑坡抗滑桩治理力学响应机理 | 第41-55页 |
·抗滑桩作用机理分析 | 第41页 |
·滑坡推力传递 | 第41-52页 |
·滑坡推力在抗滑桩与坡体间的相互传递 | 第41-42页 |
·土拱效应分析 | 第42-52页 |
·抗滑桩上作用力的大小 | 第52-53页 |
·土拱承担分布力的大小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工程实例(大幺姑滑坡) | 第55-76页 |
·大幺姑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第55-59页 |
·滑坡自然地理条件 | 第55-56页 |
·滑坡地质环境背景 | 第56-57页 |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 第57-58页 |
·滑坡地形地貌及基本特征 | 第58-59页 |
·大幺姑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地质环境背景对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水文地质条件对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页 |
·边坡模型建立及参数选择 | 第60-62页 |
·数值计算抗滑桩对滑坡的影响 | 第62-76页 |
·大幺姑滑已施工的抗滑桩效果分析 | 第63-67页 |
·不同桩的排布对滑坡的影响分析 | 第67-76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