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学反应过程论文--催化过程论文

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前言第9页
   ·离子液体研究进展第9-15页
     ·离子液体的发展历史及特点第9-10页
     ·离子液体的种类第10-11页
     ·离子液体的合成第11-13页
     ·离子液体的应用第13-15页
   ·环保增塑剂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环己烷二羧酸二烷基酯类增塑剂第15-17页
     ·柠檬酸酯类增塑剂第17页
   ·增塑剂酯合成用催化剂第17-19页
     ·浓硫酸第17-18页
     ·有机酸第18页
     ·固体超强酸第18页
     ·Lewis 酸第18页
     ·杂多酸第18-19页
     ·离子液体第19页
     ·其他催化剂第19页
   ·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课题意义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第21-29页
   ·主要试剂第21页
   ·主要仪器第21页
   ·离子液体的合成第21-23页
     ·中性离子液体的合成第22页
     ·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第22-23页
       ·直接合成法第22-23页
       ·两步合成法第23页
   ·酸性离子液体的表征第23-28页
     ·离子液体的结构第23-25页
     ·离子液体的Bronsted 酸性表征第25页
     ·离子液体的酸性大小第25-27页
     ·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离子液体催化环己烷1,2-二甲酸酯的合成研究第29-49页
   ·主要试剂第29页
   ·主要仪器第29页
   ·产品的表征手段第29-31页
     ·酸值的测定第29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9-30页
     ·气相色谱纯度分析第30页
     ·气质联用质谱分析第30页
     ·折光率的测定第30页
     ·色度的测定第30-31页
     ·粘度的测定第31页
     ·毒性的测定第31页
   ·环己烷1,2-二甲酸酯合成原理第31页
   ·环己烷1,2-二甲酸酯合成基本操作步骤第31-3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不同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酯实验第32-33页
     ·合成DBCH 的最佳工艺条件第33-35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3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3-34页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34-35页
       ·醇酸摩尔比的影响第35页
     ·合成DIOCH 的最佳工艺条件第35-37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5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5-36页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36页
       ·醇酸摩尔比的影响第36-37页
     ·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第37-39页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机理讨论第39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表征第39-46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红外表征第39-40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气相色谱分析第40-41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质谱分析第41-42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核磁分析第42-44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热重分析第44-46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毒性分析第46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酯的其他性质分析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离子液体催化柠檬酸酯的合成研究第49-57页
   ·主要试剂第49页
   ·主要仪器第49页
   ·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原理第49页
   ·TBC 合成基本操作步骤第49-5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55页
     ·不同离子液体催化合成TBC第50-51页
     ·合成TBC 的最佳工艺条件第51-53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1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51-52页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52-53页
       ·醇酸摩尔比的影响第53页
     ·离子液体的重复利用性能第53-54页
     ·离子液体复配催化合成TBC第54-55页
   ·TBC 产品的表征第55-56页
     ·TBC 的红外表征第55页
     ·TBC 的气相色谱分析第55-56页
     ·TBC 的其他物理性质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泵头盖高速理盖技术研究
下一篇:99mTc-M4IDP及99mTc(CO)3-NSP-PA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