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阳极液浓度及成分对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7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9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研究的意义第9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状第9-13页
     ·物理法第9-10页
     ·物理化学法第10-11页
     ·植物修复技术第11-12页
     ·微生物修复技术第12-13页
   ·铬污染土壤修复实验室技术现状第13-15页
   ·电动修复技术实际应用现状第15-17页
2 基本原理和方法第17-26页
   ·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模式第17页
   ·电动修复原理第17-19页
     ·电迁移第17页
     ·电渗第17-18页
     ·电泳第18页
     ·电极反应第18-19页
   ·铬在土壤中的形态及迁移转化第19-22页
     ·铬的性质第19-20页
     ·铬的存在形态第20-21页
     ·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第21-22页
   ·六价铬的电动修复原理第22-23页
   ·电动修复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3-24页
     ·极化作用第23页
     ·电流密度第23-24页
     ·聚焦现象第24页
     ·其它影响因素第24页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4-26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技术路线第24-26页
3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38页
   ·实验装置第26-30页
     ·阳极液浓度及其低 pH 值影响实验装置第26-28页
     ·阳离子种类影响实验装置第28-30页
   ·实验步骤第30-38页
     ·阳极液浓度及其低 pH 值影响实验第30-33页
     ·阳离子种类影响实验第33-38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60页
   ·阳极液浓度及其低 pH 值影响实验第38-47页
     ·能耗分析第38-42页
     ·迁移槽中土样的褪色情况第42-46页
     ·实验结束后土样和工作液的 pH 值第46-47页
   ·阳离子种类影响实验第47-59页
     ·能耗分析第47-54页
     ·物料使用量分析第54-57页
     ·实验过程中迁移管中土壤的褪色情况第57-59页
   ·小结第59-6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结论第60页
   ·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rrousel氧化沟投加填料生物脱氮性能研究
下一篇:SEGSB-SBR集成工艺捷径脱氮及甲烷化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