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税收筹划在我国积极开展的意义 | 第12-14页 |
·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抑制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 第12页 |
·有助于税收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12-13页 |
·有助于实现纳税人利益最大化 | 第13页 |
·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 | 第13页 |
·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13页 |
·有助于纳税人更快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 第13-14页 |
·从长远和整体上看有助于国家增加税收 | 第14页 |
·我国税收筹划的研究背景 | 第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1 税收筹划的相关理论 | 第17-27页 |
·税收筹划的概念 | 第17-19页 |
·国外学者观点 | 第17-18页 |
·国内学者的观点 | 第18页 |
·本文中所指的税收筹划概念 | 第18-19页 |
·税收筹划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9-22页 |
·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的共同点 | 第19-20页 |
·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的区别 | 第20-22页 |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税收筹划 | 第22-24页 |
·博弈论理论简述 | 第22页 |
·博弈论与税收筹划行为的关系 | 第22-23页 |
·用博弈模型分析税收筹划行为 | 第23-24页 |
·税收筹划的思想升华 | 第24-27页 |
·税收筹划——第三条道路理论 | 第24页 |
·三道防火墙理论 | 第24-25页 |
·涉税零风险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种眼光”的视野 | 第26-27页 |
2 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税收筹划在我国的发展 | 第27-28页 |
·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观念上存在误区 | 第28-29页 |
·法制不完善,执法不严。偷税现象普遗,筹划的成本高 | 第29页 |
·税收筹划人员紊质差异大.缺乏离水平的专业筹划人员.难以产生预期经济效益 | 第29页 |
·税收筹划具有片面性 | 第29-30页 |
·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制约税收筹划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制约我国税收筹划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3 中外税收筹划状况的比较及得到的启示 | 第33-38页 |
·中外税收筹划状况的比较 | 第33-36页 |
·税收筹划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税收筹划的实施状况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税收筹划的税种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税收筹划的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 第36页 |
·分析发达国家税收筹划得到的启示 | 第36-38页 |
·分析发达国家税收筹划理论,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 第36-37页 |
·研究发达国家税收筹划模式,更新依法纳税的思想观念 | 第37页 |
·学习发达国家税收筹划管理方式,建立适用的行业自律组织 | 第37-38页 |
4 新时期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发展建议 | 第38-48页 |
·政府及税务机关 | 第38-41页 |
·完善税法 | 第38-39页 |
·加强税收征管与稽查 | 第39页 |
·切实转变执法人员的思想观念 | 第39-40页 |
·加强我国税收筹划的人才队伍建设 | 第40页 |
·加强对中介机构和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 第40-41页 |
·企业方面 | 第41-45页 |
·提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 | 第41页 |
·善于“借力” | 第41-42页 |
·掌握税收筹划路线图——税法的学习 | 第42页 |
·新会计准则下善于利用税收筹划的三大技巧 | 第42-43页 |
·企业各类人员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 第43-44页 |
·注意防范税收筹划的风险 | 第44-45页 |
·税务代理机构 | 第45-48页 |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重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 第45-46页 |
·建立健全内部运作的系列制度 | 第46页 |
·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 第46页 |
·充分发挥国际互联网在税收筹划中的作用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