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部分 抑郁症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的制备 | 第11-14页 |
| 1 材料 | 第11页 |
|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 ·药品及试剂 | 第11页 |
| ·仪器及器材 | 第11页 |
| 2 方法 | 第11-12页 |
| ·大鼠模型制备及行为学评价 | 第11-12页 |
| ·慢性温和刺激法(CMS)造模方法 | 第11页 |
| ·给药方法 | 第11-12页 |
| ·旷场实验 | 第12页 |
| ·糖水偏好实验 | 第12页 |
| 3 结果 | 第12-14页 |
| ·旷场实验结果 | 第12-13页 |
| ·糖水偏好实验实验结果 | 第13-14页 |
| 第二部分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筛选舒郁胶囊与柴胡提取物抗抑郁的海马靶基因 | 第14-25页 |
| 1 材料 | 第14页 |
| ·药品及试剂 | 第14页 |
| ·仪器及器材 | 第14页 |
| 2 方法 | 第14-15页 |
| ·实验样品制备 | 第14页 |
| ·基因芯片实验过程 | 第14-15页 |
| 3 结果 | 第15-25页 |
| ·RNA提取结果 | 第15-17页 |
| ·基因芯片扫描图 | 第17-18页 |
| ·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 | 第18页 |
| ·各实验组信号强度数据散点图 | 第18-20页 |
|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GeneOntology,GO)分析 | 第20-22页 |
|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 第22-25页 |
| 第三部分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芯片差异表达的部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基因 | 第25-32页 |
| 1 材料 | 第25页 |
| ·实验样品 | 第25页 |
| ·药品及试剂 | 第25页 |
| ·仪器及器材 | 第25页 |
| 2 方法 | 第25-29页 |
| ·大鼠总RNA提取 | 第25-26页 |
| ·反转录实验(RT) | 第26-27页 |
| ·β-actin PCR扩增实验 | 第27页 |
| ·电泳鉴定 | 第27页 |
| ·Real-Time PCR实验 | 第27-29页 |
| ·实时定量PCR引物及探针 | 第27-28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8-29页 |
|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 3 结果 | 第29-32页 |
| ·RT-PCR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 ·Real-Time PCR扩增曲线图 | 第30-31页 |
| ·各组大鼠RQ值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42页 |
| 1 舒郁胶囊与柴胡提取物对抑郁症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的干预 | 第32-34页 |
| ·抑郁症及其亚型抑郁症肝气郁结证 | 第32页 |
| ·慢性温和应激法制备抑郁症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 | 第32-33页 |
| ·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 2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筛选舒郁胶囊与柴胡提取物抗抑郁的海马靶基因 | 第34-36页 |
| ·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优势 | 第34-35页 |
| ·研究脑区——海马 | 第35页 |
| ·基因芯片的选择 | 第35-36页 |
| 3 抑郁症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差异基因初步探讨 | 第36-39页 |
| ·Grin2A | 第36-37页 |
| ·Grm2 | 第37-38页 |
| ·GABAA受体 | 第38-39页 |
| 4 舒郁胶囊和柴胡提取物对抑郁症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氨基酸类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9-41页 |
| 5 问题与展望 | 第41-42页 |
| ·抑郁症肝气郁结证造模方法 | 第41页 |
| ·基因芯片结果的深入挖掘 | 第41页 |
| ·舒郁胶囊有效成分对抑郁症肝气郁结证治疗作用的机制 | 第41-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52页 |
| 综述 | 第52-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附录:缩写词表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论文著作 | 第67-68页 |
| 发表论文 | 第68-74页 |
| 详细摘要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