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博与传媒主控话语权争夺战分析--以“药家鑫撞人杀人案”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2-13页
   ·研究结构、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3-14页
     ·研究结构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4页
2. 概念介绍及药案回顾第14-27页
   ·话语权第14-20页
     ·话语第14-16页
       ·语言学层面上的话语第14-16页
       ·超越语言学领域的话语第16页
     ·话语权第16-18页
       ·话语权力第17页
       ·话语权利第17-18页
     ·主控话语权第18-20页
       ·媒介话语权第19-20页
       ·受众话语权第20页
       ·主导型概念第20页
   ·传媒第20-24页
     ·传媒及传统媒体第20-21页
     ·新媒体第21-22页
     ·自媒体第22-24页
       ·简介第22页
       ·微博第22-24页
   ·结构、解构与建构第24-25页
     ·结构第24页
     ·解构第24-25页
     ·建构第25页
   ·“药家鑫案”回顾第25-27页
     ·案件发生第25页
     ·案件因何进入大众视线第25-27页
3. 传媒如何“结构”话语权?第27-32页
   ·以央视报道为例,分析传媒新闻报道的特点第27-31页
     ·央视对该案的报道所呈现出的特点第27-28页
     ·传媒传播过程中的受制因素及特点第28-31页
       ·受制因素第28-30页
       ·传统媒体传播具有的特点第30-31页
   ·传媒掌握着话语主控权第31-32页
4. 微博何以异军突起“解构”着传媒话语权?第32-44页
     ·微博自身有何特点第33-37页
   ·微博对传媒话语主控权的“解构”特点分析第37-41页
     ·“药家鑫撞人杀人案”在微博上的反应第37页
     ·结合案例分析微博彰显的“解构”特点第37-41页
   ·微博——建构了一种新的话语模式第41-44页
     ·微博让受众享有高度的话语主控权第41-43页
     ·微博让草根话语权辐射社会第43-44页
5. 微博与传媒主控话语权的胶着状态第44-50页
   ·传媒利用微博第44-45页
   ·微博存在弊端第45-49页
   ·微博与传媒的胶着状态第49-50页
6. 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附录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第55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媒体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萌芽》的市场化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