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0 前言 | 第13-14页 |
| 1 综述 | 第14-29页 |
|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概况 | 第14-20页 |
| ·循环水养殖的定义及特点 | 第14-15页 |
| ·循环水养殖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 ·循环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18-19页 |
| ·发展循环水养殖遵循的原则 | 第19-20页 |
|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净水技术的研究 | 第20-27页 |
| ·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 | 第20-22页 |
| ·生物膜的净水机理 | 第22-24页 |
| ·生物滤料的选择与使用 | 第24-25页 |
| ·工况条件对生物滤器净水效果的影响 | 第25-27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7-2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2. 水力负荷对 3 种滤料生物膜培养和净水效果的影响 | 第29-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 ·实验材料与装置 | 第29-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 ·滤料对 TAN 动态吸附的测定 | 第32-33页 |
| ·挂膜过程中溶解无机氮浓度的变化情况 | 第33-36页 |
| ·成熟生物膜厚度的测定 | 第36页 |
| ·生物膜结构观察 | 第36-38页 |
| ·挂膜成熟的滤器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的硝化性能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3. 3 种滤料生物挂膜对黑鲷幼鱼养殖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41-5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1-44页 |
| ·实验材料与装置 | 第41-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 ·挂膜阶段生物膜培养及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变化情况 | 第44-47页 |
| ·RAS 系统对黑鲷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47页 |
| ·RAS 系统对黑鲷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第47-49页 |
| ·RAS 系统对黑鲷消化道菌群数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4. 不同碳源对陶环滤料生物挂膜及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 第51-6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 ·实验材料与装置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 ·挂膜阶段生物膜系统建立及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变化 | 第53-54页 |
| ·不同碳源及碳氮比下总氨氮的降解 | 第54页 |
| ·不同碳源及碳氮比下生物滤器的脱氮性能 | 第54-58页 |
| ·讨论 | 第58-60页 |
| ·碳源添加量对海水生物滤器挂膜阶段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 第58页 |
| ·有机碳源、C/N 和 DO 对生物滤器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 ·有关陶环滤料深度脱氮问题的探讨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 PCR-DGGE 分析 | 第61-6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 ·生物滤料 | 第61页 |
| ·滤料样品细菌 DNA 的提取 | 第61-62页 |
| ·PCR 扩增及 DGGE 分析 | 第62页 |
| ·目的条带的重扩增、测序及同源性比较 | 第6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6页 |
| ·生物膜总 DNA 的提取及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 第62-63页 |
| ·DGGE 分离扩增的 16S rDNA 片段结果 | 第63-64页 |
| ·16S rDNA 测序分析及同源性比较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6.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