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总体评价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创新点 | 第14页 |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第2章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公共租赁住房 | 第15页 |
| ·融资及其方式 | 第15-16页 |
| ·住房公积金 | 第16页 |
| ·住房需求 | 第16-17页 |
|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18页 |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页 |
| ·国家干预理论 | 第17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 ·住房过滤理论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3章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19-29页 |
| ·当前我国公共租赁住房主要融资方式分析 | 第20-24页 |
| ·财政预算投入 | 第20-21页 |
| ·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 | 第21-22页 |
| ·银行和公积金贷款 | 第22-24页 |
| ·出租公共租赁住房及配套设施回收资金 | 第24页 |
|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 ·依赖政府投入 | 第24-25页 |
| ·融资方式匮乏 | 第25页 |
| ·资金来源界定不明 | 第25-26页 |
| ·融资效果不佳 | 第26页 |
|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现存问题的原因 | 第26-28页 |
| ·资本市场不完善 | 第26-27页 |
| ·专业融资机构缺乏 | 第27页 |
| ·公共租赁住房收益偏低 | 第27-28页 |
| ·相关制度不健全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与启示 | 第29-36页 |
| ·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29-33页 |
| ·德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29-30页 |
| ·新加坡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30-31页 |
| ·英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31页 |
| ·美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31-32页 |
| ·香港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32-33页 |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 第33页 |
| ·发挥政府主导地位 | 第33-34页 |
|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 第34页 |
| ·发挥市场作用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5章 对构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的建议 | 第36-44页 |
| ·拓宽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36-42页 |
| ·基于信托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36-39页 |
| ·基于 BOT 模式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39-40页 |
| ·基于 ABS 模式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方式 | 第40-42页 |
| ·建立适合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运作机制 | 第42-43页 |
| ·监管机制方面 | 第42页 |
| ·融资机制方面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总结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