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建立、发展及现状第12-16页
 第一节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建立第12-13页
 第二节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发展第13-16页
  一、立法听证实践活动第13页
  二、立法听证制度规范第13-14页
  三、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现状第14-16页
第二章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32页
 第一节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经验第16-23页
  一、应当重视制度先导,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地方立法第16页
  二、应当重视听证法规、听证事项的选择,确保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第16-17页
  三、应当重视陈述人的确定,确保各方利益诉求充分表达第17-18页
  四、应当重视提前沟通,确保听证会取得实效第18-19页
  五、应当重视形式创新,确保降低成本、便民利民第19-21页
  六、应当重视听证意见的消化吸收,将听证效果落实到法规条文中第21-22页
  七、重视系统工程建设,发挥立法听证的宣传带动作用第22-23页
 第二节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32页
  一、立法听证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不高第23-26页
  二、立法听证的程序、规则不统一,科学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第26-32页
第三章 进一步发展完善立法听证制度的几点设想第32-39页
 第一节 制定法律,建立全国统一的立法听证制度第32-36页
  一、区分不同的情形,确定相应的听证人第32-35页
  二、统一设定科学、规范的立法听证程序第35页
  三、明确听证结果的法律地位第35-36页
  四、建立、完善听证信息回应制度第36页
  五、建立陈述人、旁听人信息登记和共享机制,避免出现“职业陈述人”第36页
 第二节 科学选择听证模式第36-39页
  一、更广泛地应用网上听证的模式第36-37页
  二、充分挖掘传统立法听证模式的潜力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中蒙婚姻法看两国传统文化差异
下一篇:日本任意监护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