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19页 |
·国外关于消费信贷和消费需求问题的研究 | 第13-16页 |
·国内关于消费信贷和消费需求问题的研究 | 第16-19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1章 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3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4页 |
·消费 | 第21-22页 |
·消费需求 | 第22页 |
·消费信贷 | 第22-23页 |
·信贷约束 | 第23-24页 |
·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的理论回顾 | 第24-31页 |
·卡尔·马克思的消费信贷理论 | 第24-25页 |
·约翰·希克斯的序数效用论 | 第25-27页 |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 第27-28页 |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 第28-29页 |
·兰德的预防性储蓄假说 | 第29-30页 |
·扎德斯的流动性约束假说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2章 消费信贷研究的理论模型 | 第33-39页 |
·论模型的构建 | 第33-35页 |
·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分析 | 第35-38页 |
·从模型出发的消费信贷的作用分析 | 第35-36页 |
·消费信贷的发展加快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步伐 | 第36-37页 |
·消费信贷的发展提高了货币创造乘数 | 第37页 |
·消费信贷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 第37-38页 |
·消费信贷的发展促成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消费信贷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 第39-51页 |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分析 | 第39-44页 |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增速趋缓,占比不断提高 | 第39-41页 |
·品种结构上,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是主体 | 第41-43页 |
·贷款投向上,不平衡发展明显 | 第43-44页 |
·消费信贷市场渗透率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44页 |
·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44-48页 |
·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45-46页 |
·模型的回归估计 | 第46-47页 |
·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 | 第47-48页 |
·实证分析结论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4章 提高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的对策思考 | 第51-59页 |
·发展消费信贷,政府的干预和指导是保障 | 第51-55页 |
·努力发展经济,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 | 第51-52页 |
·调节收入差距,引导居民消费信贷 | 第52-53页 |
·加强消费信贷立法,提供消费信贷发展的法律保障 | 第53-54页 |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居民负债消费的心理负担 | 第54页 |
·加大信贷消费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适度发展消费信贷 | 第54-55页 |
·发展消费信贷,消费者的需求导向是前提 | 第55-56页 |
·转变个人传统的消费观念 | 第55页 |
·树立信用消费意识,加强自身道德约束 | 第55-56页 |
·发展消费信贷,金融机构的供给导向是关键 | 第56-59页 |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优化消费信贷发展环境 | 第56-57页 |
·丰富消费信贷品种和还款方式,满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 第57页 |
·降低消费信贷门槛,逐步实现消费信贷的“平民化” | 第57页 |
·拓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平衡城乡消费信贷发展 | 第57-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1页 |
附录1 | 第61-62页 |
附录2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