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縮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理论研究 | 第13-16页 |
临床研究 | 第16-23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病例来源 | 第16页 |
·诊断标准 | 第16-17页 |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排除标准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治疗前的准备 | 第17-18页 |
·药物治疗 | 第18页 |
·治疗后的观察检测和疗效判断 | 第18-19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9页 |
3 治疗结果 | 第19-22页 |
·一般情况 | 第19-20页 |
·肝血虚证失眠症状分布情况 | 第20页 |
·失眠症状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 第20-21页 |
·睡眠量表观察情况 | 第21页 |
·单胺类递质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 第21-22页 |
4 结论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附录1 综述 睡眠-觉醒的理论研究与神经递质的作用 | 第30-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2 睡眠状况调查表 | 第36-37页 |
附录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第37-39页 |
附录4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 第39-40页 |
附录5 焦虑自评量表(SAS) | 第40-41页 |
附录6 抑郁自评量表(SDS) | 第41-42页 |
附录7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文章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