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次 | 第10-13页 |
图清单 | 第13-15页 |
表清单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热性能影响要素(电热元件、温控元件、产品整体结构设计) | 第18-20页 |
·热性能测试方法 | 第20-22页 |
·生产线热性能在线调控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2 热性能分析及其数学模型 | 第26-35页 |
·传热结构与温控特性 | 第26-29页 |
·电熨斗传热结构 | 第26-27页 |
·电熨斗温控特性 | 第27-29页 |
·传热模型建立 | 第29-34页 |
·微元体导热公式推导 | 第30-32页 |
·初始与边界条件确定 | 第32-33页 |
·有限元模型推导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热性能数值模拟及其结果分析 | 第35-56页 |
·基于ANSYS的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35-46页 |
·底板结构模型 | 第35-37页 |
·单元类型与材料性能 | 第37页 |
·单元网格 | 第37-38页 |
·边界条件 | 第38-40页 |
·求解命令流程序 | 第40-42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42-46页 |
·热性能影响要素分析 | 第46-51页 |
·底板厚度影响 | 第46-48页 |
·底板材质影响 | 第48页 |
·发热管热流影响 | 第48-49页 |
·环境对流换热影响 | 第49-51页 |
·底板结构设计方案比较 | 第51-55页 |
·定造价下的热性能比较 | 第51-52页 |
·定质量下的热性能比较 | 第52-53页 |
·改变发热管位置后的热性能比较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热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 第56-68页 |
·系统设计思路 | 第56-57页 |
·硬件系统设计 | 第57-62页 |
·温度测量装置 | 第57-58页 |
·电能测量装置 | 第58-60页 |
·红外热像仪 | 第60-62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2-65页 |
·热电偶测温程序设计 | 第62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62-65页 |
·红外测温分析软件 | 第65页 |
·测温时滞修正方法 | 第65-66页 |
·性能测试标准修改建议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在线调温检测系统设计 | 第68-78页 |
·生产线现状分析 | 第68-69页 |
·系统总体结构及硬件电路设计 | 第69-73页 |
·技术参数 | 第69页 |
·温度采集模块 | 第69页 |
·信号调理、A/D转换模块 | 第69-70页 |
·单片机系统 | 第70-71页 |
·人机接口电路 | 第71-72页 |
·电源控制模块 | 第72-73页 |
·上位机通讯模块 | 第73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73-76页 |
·下位机主程序 | 第74页 |
·程序比较子程序 | 第74-75页 |
·串口通讯模块 | 第75-76页 |
·数据的修正及标定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6 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78-87页 |
·热性能测试实验 | 第78-83页 |
·关键点及特征值的选取 | 第78-79页 |
·实验步骤 | 第7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9-82页 |
·模型误差分析与修正 | 第82-83页 |
·热性能在线调控实验 | 第83-86页 |
·实验步骤 | 第8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总结 | 第87-88页 |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作者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