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家用电器及其他电器设备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运行、测试论文

电热型家电产品热性能分析及测试方法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次第10-13页
图清单第13-15页
表清单第15-16页
1 绪论第16-2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3页
     ·热性能影响要素(电热元件、温控元件、产品整体结构设计)第18-20页
     ·热性能测试方法第20-22页
     ·生产线热性能在线调控第22-23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2 热性能分析及其数学模型第26-35页
   ·传热结构与温控特性第26-29页
     ·电熨斗传热结构第26-27页
     ·电熨斗温控特性第27-29页
   ·传热模型建立第29-34页
     ·微元体导热公式推导第30-32页
     ·初始与边界条件确定第32-33页
     ·有限元模型推导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热性能数值模拟及其结果分析第35-56页
   ·基于ANSYS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第35-46页
     ·底板结构模型第35-37页
     ·单元类型与材料性能第37页
     ·单元网格第37-38页
     ·边界条件第38-40页
     ·求解命令流程序第40-42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42-46页
   ·热性能影响要素分析第46-51页
     ·底板厚度影响第46-48页
     ·底板材质影响第48页
     ·发热管热流影响第48-49页
     ·环境对流换热影响第49-51页
   ·底板结构设计方案比较第51-55页
     ·定造价下的热性能比较第51-52页
     ·定质量下的热性能比较第52-53页
     ·改变发热管位置后的热性能比较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 热性能测试系统设计第56-68页
   ·系统设计思路第56-57页
   ·硬件系统设计第57-62页
     ·温度测量装置第57-58页
     ·电能测量装置第58-60页
     ·红外热像仪第60-62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62-65页
     ·热电偶测温程序设计第62页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62-65页
     ·红外测温分析软件第65页
   ·测温时滞修正方法第65-66页
   ·性能测试标准修改建议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在线调温检测系统设计第68-78页
   ·生产线现状分析第68-69页
   ·系统总体结构及硬件电路设计第69-73页
     ·技术参数第69页
     ·温度采集模块第69页
     ·信号调理、A/D转换模块第69-70页
     ·单片机系统第70-71页
     ·人机接口电路第71-72页
     ·电源控制模块第72-73页
     ·上位机通讯模块第73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73-76页
     ·下位机主程序第74页
     ·程序比较子程序第74-75页
     ·串口通讯模块第75-76页
   ·数据的修正及标定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6 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第78-87页
   ·热性能测试实验第78-83页
     ·关键点及特征值的选取第78-79页
     ·实验步骤第7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79-82页
     ·模型误差分析与修正第82-83页
   ·热性能在线调控实验第83-86页
     ·实验步骤第8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总结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作者简历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合继电器综合性能测试台设计
下一篇:双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误差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