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维血宁抗贫血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1-28页
 1. 维血宁的起源与应用第11页
 2. 维血宁及各个单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第11-22页
   ·维血宁第11-14页
   ·鸡血藤第14-15页
   ·虎杖第15-16页
   ·白芍第16-17页
   ·熟地黄和生地黄第17-18页
   ·墨旱莲第18-19页
   ·太子参第19-21页
   ·仙鹤草第21-22页
 3. 维血宁的现代毒理学研究第22-23页
 4. 维血宁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第23-25页
   ·维血宁合剂(糖浆剂)第24页
   ·维血宁口服液第24-25页
   ·维血宁冲剂第25页
   ·维血宁颗粒第25页
 5. 现代临床应用研究第25-26页
 6. 维血宁制剂微生物检测第26-27页
 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二部分 维血宁中虎杖苷、蒽醌的分离与结构鉴定第28-35页
 1. 引言第28页
 2. 实验部分第28-34页
   ·材料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页
 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部分 维血宁质量标准研究第35-72页
 1. 引言第35页
 2. 仪器及试药第35-36页
 3. 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第36-40页
   ·虎杖质量标准第36页
   ·白芍质量分析第36-37页
   ·鸡血藤质量分析第37-38页
   ·地黄质量分析第38-39页
   ·墨旱莲质量分析第39页
   ·太子参质量分析第39-40页
 4. 制剂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第40-53页
   ·质量标准草案第40-43页
   ·起草说明第43-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3页
   ·小结第53页
 5. 维血宁的特征图谱研究第53-61页
   ·方法第53-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页
   ·小结第61页
 6. 维血宁的指纹图谱研究第61-70页
   ·方法与结果第61-70页
   ·讨论第70页
 7. 维血宁的稳定性研究第70-72页
   ·方法与结果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四部分 维血宁的“谱-效”关系研究第72-79页
 1. 引言第72页
 2. 实验部分第72-77页
   ·材料第72-73页
   ·谱效相关研究第73-75页
   ·指纹图谱与药效的多元回归分析第75-77页
   ·结果第77页
 3.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结语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图 化合物 4 的 NMR 图谱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归注射液对家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下一篇:炻乳汤对乳腺癌小鼠模型的抑瘤作用及对E-钙黏附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