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2 政府监管的有关概念和理论 | 第16-24页 |
| ·政府监管的含义 | 第16-17页 |
| ·政府监管的特征 | 第17-19页 |
| ·政府监管的分类 | 第19-20页 |
| ·经济性监管 | 第19-20页 |
| ·社会性监管 | 第20页 |
| ·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 ·政府监管的市场理论根据—市场失灵 | 第21页 |
| ·监管公共利益理论 | 第21-22页 |
| ·监管部门利益理论 | 第22页 |
| ·可竞争性市场理论 | 第22-23页 |
| ·激励性监管理论 | 第23-24页 |
| 3 我国政府监管现状 | 第24-34页 |
| ·我国政府监管所取得的成就 | 第24-25页 |
| ·建立了一批独立的监管机构 | 第24页 |
| ·在经济性监管领域初步实现了政企分离 | 第24页 |
| ·监管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 第24-25页 |
| ·一些行业的垄断经营局面逐步被打破,多个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 | 第25页 |
| ·政府信息公开、办公透明化的步伐不断前进 | 第25页 |
| ·我国政府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 第25-34页 |
| ·经济性监管领域的"监管失灵" | 第26-29页 |
| ·社会性监管领域的"监管失灵" | 第29-34页 |
| 4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谈当前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 | 第34-46页 |
|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始末 | 第34-35页 |
| ·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分析 | 第35-46页 |
| ·经济性监管失灵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 ·社会性监管的失灵原因分析 | 第38-46页 |
| 5 改善我国政府监管失灵的对策建议 | 第46-56页 |
| ·发达国家政府监管经验借鉴 | 第46-48页 |
| ·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 第46页 |
| ·政府监管立法先行 | 第46页 |
| ·放松经济性监管 | 第46-47页 |
| ·强化社会性监管 | 第47页 |
| ·实施成本--收益分析 | 第47页 |
| ·对监管者进行监督 | 第47-48页 |
| ·改善我国政府监管失灵的对策建议 | 第48-56页 |
| ·加强立法,推进我国政府监管法律制度建设 | 第48页 |
| ·政府监管模式的转变 | 第48-50页 |
| ·建立政府监管的合理配套机制 | 第50-51页 |
| ·放松监管与强化监管二者有机结合 | 第51-53页 |
| ·不断改善监管质量 | 第53-55页 |
| ·培养理性的监管对象和强大的消费者利益集团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