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简介 | 第9页 |
·金属有机骨架孔材料的发展历程 | 第9-17页 |
·金属有机骨架孔材料的主要应用 | 第17-23页 |
·气体储存材料 | 第17-19页 |
·分子分离材料 | 第19-20页 |
·催化材料 | 第20-22页 |
·传感器材料 | 第22-23页 |
·论文的选题思想和主要内容 | 第23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目标产物的表征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具有MIL-100 结构的均苯三甲酸钪的合成、表征及性质 | 第26-40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39页 |
·配合物MIL-100(Sc) (1)的合成 | 第26-27页 |
·配合物MIL-100(Sc) (1)的结构表征 | 第27-29页 |
·配合物MIL-100(Sc) (1)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9-30页 |
·配合物MIL-100(Sc) (1)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30-31页 |
·配合物MIL-100(Sc) (1)的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31页 |
·配合物MIL-100(Sc) (1)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31-33页 |
·配合物MIL-100(Sc) (1)的氮气吸附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配合物MIL-100(Sc) (1)的氢气吸附性能分析 | 第35-37页 |
·配合物MIL-100(Sc) (1)合成条件的探究 | 第37-38页 |
·配合物MIL-100(Sc) (1)对常见溶剂的稳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具有MIL-100 结构的均苯三甲酸钪配合物的功能化研究 | 第40-54页 |
·引言 | 第40页 |
·Pd@1 的制备 | 第40-41页 |
·Pd@1 的表征 | 第41-44页 |
·Pd@1 的XRPD 衍射 | 第41-42页 |
·Pd@1 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2-43页 |
·Pd@1 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43-44页 |
·Pd@1 的吸附性能 | 第44-50页 |
·Pd@1 的氮气吸附 | 第44-47页 |
·Pd@1 的氢气吸附 | 第47-50页 |
·Pd@1 的催化性能 | 第50-53页 |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催化反应后的Pd@1-1.4wt%结构分析 | 第51-52页 |
·催化反应后Pd@1-1.4wt%的氮气吸附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咪唑和2-取代咪唑镉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54-63页 |
·引言 | 第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页 |
·Cd(im-mim)_2 (2)的合成 | 第54页 |
·Cd(nim)_2 (3)的合成 | 第54页 |
·配合物2-3 的晶体结构 | 第54-59页 |
·配合物Cd(im-mim)_2 (2)的晶体结构 | 第54-56页 |
·配合物Cd(nim)_2 (3)的晶体结构 | 第56-59页 |
·配合物的性能表征 | 第59-62页 |
·配合物2-3 的红外(IR)表征 | 第59-60页 |
·配合物2-3 的XRPD 纯度表征 | 第60-61页 |
·配合物2-3 的TGA 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