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4页 |
六、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县域经济概述 | 第16-29页 |
第一节 县域经济内涵、特点和地位 | 第16-25页 |
一、县域经济内涵 | 第16-17页 |
二、县域经济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性质 | 第17-18页 |
三、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18-20页 |
四、县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 第20-21页 |
五、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21-22页 |
六、县域经济发展所要处理的关系 | 第22-24页 |
七、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25-29页 |
一、构成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要素 | 第25-26页 |
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29-44页 |
第一节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概述 | 第29-37页 |
一、内蒙古县域分布情况 | 第29-30页 |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30-34页 |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在全国县域经济中的地位 | 第34-37页 |
第二节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模式与案例 | 第37-44页 |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37-38页 |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六大"模式 | 第38-41页 |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特色与案例研究 | 第41-44页 |
第三章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 第44-51页 |
第一节 影响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 第44-47页 |
一、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 第44-45页 |
二、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 第45-46页 |
三、制度、政策与观念问题 | 第46页 |
四、生态环境脆弱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一、县域经济间发展不平衡 | 第47页 |
二、欠发达旗县工业化进程缓慢,导致农牧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 第47-48页 |
三、经济强县带有明显的资源依托的痕迹 | 第48-49页 |
四、区域性特色经济不突出 | 第49页 |
五、内蒙古县域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较弱 | 第49页 |
六、县域经济发展与农牧民收入不同步 | 第49-50页 |
七、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加快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 第51-59页 |
第一节 加快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 第51-52页 |
一、市场导向原则 | 第51页 |
二、产业特色原则 | 第51-52页 |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52页 |
四、富民强县原则 | 第52页 |
第二节 加快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52-59页 |
一、从政府职能角度 | 第53-55页 |
二、从产业发展角度 | 第55-56页 |
三、从城乡发展角度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