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隧道风化槽复合注浆堵水关键技术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目录 | 第11-15页 |
| 1 绪论 | 第15-3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 ·厦门海底隧道风化槽工程特点 | 第16-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 ·土体劈裂注浆理论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注浆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 ·海底隧道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 ·复合注浆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 第28-29页 |
| ·论文选题和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第30-37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3页 |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33-37页 |
| 2 F1风化槽突水机理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 | 第37-79页 |
| ·颗粒流细观模拟理论 | 第37-49页 |
| ·裂纹扩展理论 | 第37-43页 |
| ·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关系研究 | 第43-47页 |
| ·流固耦合理论 | 第47-49页 |
| ·厦门海底隧道工程概况 | 第49-52页 |
| ·F1风化槽工程地质 | 第49-50页 |
| ·水文及气象条件 | 第50页 |
| ·海底隧道风化槽突水特征分析 | 第50-51页 |
| ·隧道开挖过程中F1风化槽突水地质模式 | 第51-52页 |
| ·突水通道形成过程的数值建模 | 第52-56页 |
| ·基本假定 | 第53页 |
| ·计算模型生成 | 第53-55页 |
| ·计算参数选取 | 第55页 |
| ·模拟方案及过程 | 第55-56页 |
| ·风化槽突水机理分析 | 第56-69页 |
| ·上侧位交叉模式突水规律 | 第56-62页 |
| ·下侧位交叉模式突水规律 | 第62-67页 |
| ·交叉模式突水机理 | 第67-69页 |
| ·基于限排设计的风化槽注浆圈参数的理论分析 | 第69-73页 |
| ·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原则 | 第69-70页 |
| ·风化槽注浆圈对隧道涌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的影响 | 第70-73页 |
| ·风化槽注浆圈参数的流固耦合模拟分析 | 第73-76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73-74页 |
| ·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 ·F1风化槽注浆圈参数的确定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3 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复合注浆过程的细观模拟 | 第79-91页 |
| ·颗粒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79-81页 |
| ·工程概况 | 第79页 |
| ·计算模型生成 | 第79-81页 |
| ·计算参数选取 | 第81页 |
| ·模拟过程 | 第81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1-90页 |
| ·土体注浆过程的模拟 | 第81-85页 |
| ·注浆压力对土体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85-87页 |
| ·细观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 | 第87-89页 |
| ·土体注浆过程的机理分析 | 第89-90页 |
| ·小结 | 第90-91页 |
| 4 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复合注浆机理研究 | 第91-109页 |
| ·全强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 | 第91-96页 |
| ·强风化花岗岩的物理指标 | 第91-92页 |
| ·强风化花岗岩的力学指标 | 第92-93页 |
| ·地层力学特性试验 | 第93-95页 |
| ·影响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的因素 | 第95-96页 |
| ·基于宾汉体时变性的土体劈裂注浆扩散模型 | 第96-103页 |
| ·宾汉体浆液扩散半径理论推导 | 第96-100页 |
| ·计算分析 | 第100-103页 |
| ·工程实例验证 | 第103-108页 |
| ·工程概况 | 第103-104页 |
| ·注浆试验设计 | 第104-105页 |
| ·注浆效果分析 | 第105-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5 海底隧道注浆材料选择的试验研究 | 第109-133页 |
| ·海水环境下水泥结石体耐久性试验研究 | 第109-118页 |
| ·试验方法与试验方案 | 第109-111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1-115页 |
| ·海水对水泥结石体的腐蚀机理 | 第115-116页 |
| ·海水腐蚀试验结论 | 第116-117页 |
| ·耐腐蚀注浆材料选择原则 | 第117-118页 |
| ·不同注浆材料物理力学试验 | 第118-124页 |
| ·马丽散在右导洞土石交界处现场堵水试验 | 第124-132页 |
| ·工程背景 | 第125页 |
| ·材料简介 | 第125-127页 |
| ·右导洞侧壁处理方案 | 第127-128页 |
| ·右导洞正面试验方案 | 第128-129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29-131页 |
| ·经济技术对比 | 第131页 |
| ·马丽散注浆小结 | 第131-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 6 F1风化槽复合注浆堵水加固技术研究 | 第133-167页 |
| ·海底隧道复合注浆设计方法 | 第133-140页 |
| ·注浆材料的复合 | 第133-134页 |
| ·注浆方式的复合 | 第134-135页 |
| ·注浆参数设计 | 第135-138页 |
| ·钻孔注浆施工工艺 | 第138-139页 |
| ·注浆设备的选择 | 第139页 |
| ·注浆效果的评价 | 第139-140页 |
| ·复合注浆加固模式研究 | 第140-142页 |
| ·不同地层的注浆加固方式 | 第140-141页 |
| ·复合注浆加固模式 | 第141-142页 |
| ·F1风化槽工程概况 | 第142-146页 |
| ·厦门海底隧道工程概况 | 第142-144页 |
| ·F1风化槽工程地质特性 | 第144-146页 |
| ·水文及气象条件 | 第146页 |
| ·F1风化槽突水防治原则 | 第146-149页 |
| ·突水防治措施 | 第147-148页 |
| ·F1风化槽注浆施工过程 | 第148-149页 |
| ·F1风化槽复合注浆施工方案 | 第149-162页 |
| ·下台阶裂隙岩体马丽散注浆方案(渗透式注浆) | 第149-153页 |
| ·上台阶全断面帷幕注浆方案(劈裂式注浆) | 第153-162页 |
| ·复合注浆效果评价 | 第162-1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5-167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67-171页 |
| ·主要结论 | 第167-169页 |
|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169-1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1-181页 |
| 作者简历 | 第181-18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