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转化型抢劫罪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转化型抢劫罪概述第10-22页
 (一) 转化型抢劫罪的定义第10页
 (二) 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第10-22页
  1.前提条件第11-15页
  2.客观条件第15-18页
  3.主体条件第18-20页
  4.主观条件第20-22页
二、典型抢劫罪与转化型抢劫罪之间的关系第22-27页
 (一) 客体方面第22-23页
  1.典型抢劫罪的客体方面第22-23页
  2.转化型抢劫罪与典型抢劫罪在客体方面的关系第23页
 (二) 客观方面第23-25页
  1.典型抢劫罪的客观方面第23-24页
  2.转化型抢劫罪与典型抢劫罪在客观方面的关系第24-25页
 (三) 主体方面第25-26页
  1.典型抢劫罪的主体方面第25-26页
  2.转化型抢劫罪与典型抢劫罪在主体方面的关系第26页
 (四) 主观方面第26-27页
  1.典型抢劫罪的主观方面第26页
  2.转化型抢劫罪与典型抢劫罪在主观方面的关系第26-27页
三、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第27-34页
 (一) 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概述第27-28页
 (二)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预备第28-30页
  1.转化型抢劫罪着手的认定第28-29页
  2.关于犯罪预备存在与否的认定第29-30页
 (三)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第30-31页
  1.时间性条件第30-31页
  2.自动性条件第31页
  3.有效性条件第31页
 (四)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第31-34页
  1.转化型抢劫罪存在未遂形态的依据第31-32页
  2.转化型抢劫罪犯罪未遂的界定标准第32-34页
四、转化型抢劫罪加重情节适用认定第34-44页
 (一) 有关"入户抢劫"情节的认定第35-37页
  1.前提条件第35-36页
  2.客观条件第36-37页
  3.主观条件第37页
 (二) 有关"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情节的认定第37-39页
 (三) 有关"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情节的认定第39-40页
 (四) 有关"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情节的认定第40-41页
  1.有关"多次抢劫"情节的认定第40页
  2.有关"抢劫数额巨大"情节的认定第40-41页
 (五) 有关"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情节的认定第41页
 (六) 有关"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情节的认定第41-43页
 (七) 有关"持枪抢劫"情节的认定第43-44页
 (八) 有关"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情节的认定第44页
五、转化型抢劫罪的共犯问题第44-47页
 (一) 有关"共同实施先行行为,部分实施后续行为"情况的共犯认定第45页
 (二) 有关"未实施先行行为共同实施后续行为"情况的共犯认定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险利益研究
下一篇:合同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