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

从人性论的角度看荀子对孟子的批判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1页
绪论第11-15页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二) 研究综述第11-14页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4-15页
  1、研究方法第14页
  2、创新之处第14-15页
前言第15-16页
第一章 对思孟学派(主要是孟子)的整体评判第16-20页
第二章 “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第20-28页
 一、 对人性界定的分歧第20-21页
 二、 所争辩的人性层面第21-22页
 三、 所使用的人性概念的内涵第22-28页
第三章 “将皆失丧其性故也,则过矣”第28-34页
 一、 对前述人性概念的进一步探讨第28-30页
 二、 为“化性起伪”作铺垫第30-34页
第四章 “善恶之分也已”第34-41页
 一、 善恶的定义以及区分善恶的标准第34-35页
 二、 对善恶的各自理解第35-38页
 三、 善恶之分未已第38-41页
第五章 “无辩合符验”第41-48页
 一、 性善论何以可能第41-43页
 二、 性恶论何以可能第43-45页
 三、 “圣王”的标准及“礼义”的内涵第45-48页
第六章 批判的效果、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第48-52页
 一、 批判的效果第48-49页
 二、 批判的意义第49-50页
 三、 对后世的影响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朱子語類》義類詞群研究
下一篇:论康德认识论中的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