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5页 |
·有机电致发光背景以及基本原理简介 | 第12-21页 |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和常用材料 | 第14-17页 |
·有机电致发光原理 | 第17-19页 |
·有机电致磷光简介 | 第19-21页 |
·主体材料概述 | 第21-28页 |
·极主体材料设计原则 | 第25页 |
·极主体材料分类 | 第25-28页 |
·金属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 第28-37页 |
·贵金属磷光材料 | 第28-30页 |
·廉价金属磷光材料 | 第30-34页 |
·稀土配合物磷光材料 | 第34-37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第二章 基于芴的有机小分子双极主体材料的合成和光电性能研究 | 第45-87页 |
·设计思路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4页 |
·试剂和药品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47页 |
·主体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 第47-53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53页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84页 |
·合成和表征 | 第54页 |
·晶体结构 | 第54-67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67-68页 |
·前线轨道计算机模拟 | 第68-70页 |
·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 | 第70-74页 |
·荧光量子效率 | 第74页 |
·热稳定性 | 第74-75页 |
·电致发光性质 | 第75-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第三章 金属有机Cu(Ⅰ)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合成和光电性能研究 | 第87-129页 |
·研究背景 | 第87-88页 |
·实验部分 | 第88-95页 |
·试剂和药品 | 第88页 |
·一价铜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第88-93页 |
·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93-94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94页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第94-9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25页 |
·合成和表征 | 第95页 |
·晶体结构 | 第95-101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101-106页 |
·循环伏安 | 第106-107页 |
·发光光谱 | 第107-113页 |
·有机电致发光性能 | 第113-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9页 |
第四章 金属有机铕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合成和光电性能研究 | 第129-15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9-131页 |
·实验部分 | 第131-135页 |
·试剂和药品 | 第131页 |
·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131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131-132页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第132页 |
·双金属异核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第132-1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5-152页 |
·合成和表征 | 第135页 |
·晶体结构 | 第135-137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137-139页 |
·异核双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光谱 | 第139-141页 |
·异核双金属配合物的量子效率和发光寿命 | 第141-142页 |
·席夫碱锌配体能级的确定 | 第142-144页 |
·双异核金属配合物的能量传递机理讨论 | 第144-146页 |
·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146-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5页 |
第五章 总结论 | 第155-159页 |
个人简介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