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率包标记的入侵追踪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拒绝服务攻击及其对策研究 | 第14-27页 |
·DoS/DDoS 攻击策略分析 | 第14-17页 |
·拒绝服务攻击防御技术研究 | 第17-19页 |
·IP 追踪技术研究 | 第19-26页 |
·追踪技术的基础及条件 | 第19-21页 |
·入侵追踪技术分类 | 第21-25页 |
·几种追踪技术分析比较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改进型概率包标记算法 | 第27-45页 |
·包标记算法的性能指标 | 第27-29页 |
·概率包标记策略 | 第29-33页 |
·基本包标记 | 第29-31页 |
·高级包标记 | 第31-33页 |
·动态概率包标记 | 第33-35页 |
·改进型动态概率包标记 ADPPM | 第35-39页 |
·标记概率选择 | 第35-37页 |
·标记算法 | 第37-39页 |
·实验及效果评估 | 第39-44页 |
·网络模拟环境 | 第39-41页 |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ADPPM 的入侵防御系统设计 | 第45-65页 |
·基于 NDIS 中间层驱动的网络封包截获与过滤 | 第45-57页 |
·Windows 网络封包截获 | 第45-49页 |
·NDIS 中间层驱动 | 第49-54页 |
·中间层封包截获与过滤实现 | 第54-57页 |
·基于 IP 追踪的智能包过滤 | 第57-59页 |
·系统模型 | 第57-58页 |
·过滤方案 | 第58-59页 |
·基于 ADPPM 的入侵防御系统 | 第59-64页 |
·系统模型设计 | 第60-62页 |
·基于ADPPM 的双重包过滤方案 | 第62-63页 |
·模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