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37页
   ·选题依据第13-21页
     ·问题缘起第13-18页
     ·研究意义第18-21页
     ·选题来源第21页
   ·研究现状第21-31页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21-26页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26-30页
     ·理论述评第30-31页
   ·研究的思路第31-34页
     ·研究的范围第31页
     ·研究的路线第31-32页
     ·研究的结构框架第32-34页
   ·研究方法第34-35页
     ·文献研究法第34页
     ·定性分析法第34页
     ·案例研究法第34-35页
     ·交叉研究法第35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35-37页
     ·视角创新第35页
     ·观点创新第35-36页
     ·方法创新第36-37页
第二章 理论分析:社会稳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机理第37-68页
   ·社会稳定理论概述第37-52页
     ·社会稳定的内涵第37-39页
     ·社会稳定的形态与特征第39-42页
     ·社会稳定的评价标准第42-45页
     ·党中央几代领导人的稳定观第45-50页
     ·社会稳定与社会转型第50-52页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功效第52-61页
     ·思想政治工作的由来及内涵第52-56页
     ·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作用第56-59页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分析第59-60页
     ·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第60-61页
   ·社会稳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关联第61-68页
     ·价值维度:公平与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第62-63页
     ·利益维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社会稳定的前提第63-64页
     ·心理维度:情绪的稳定和顺是社会稳定的关键第64-66页
     ·管理维度:不断加强和创新管理是社会稳定的核心内容第66-67页
     ·方法维度:疏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永恒法则第67-68页
第三章 现实考量: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分析第68-98页
   ·贫富分化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第68-76页
     ·我国目前贫富分化状况第69-71页
     ·贫富分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第71-72页
     ·典型案例——安徽池州事件第72-75页
     ·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第75-76页
   ·劳资纠纷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第76-83页
     ·劳资矛盾主要表现第77-79页
     ·典型案例——吉林通钢事件第79-82页
     ·企业纠纷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思考第82-83页
   ·征地拆迁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第83-90页
     ·征地拆迁引发社会矛盾第84-85页
     ·社会转型期征地拆迁问题产生的根源第85-86页
     ·典型案例——江西抚州宜黄“9·10”拆迁自焚事件第86-88页
     ·拆迁背后的思想政治工作第88-90页
   ·腐败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第90-98页
     ·腐败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第90-92页
     ·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第92-94页
     ·典型案例——郴州系列贪腐案第94-96页
     ·思想政治工作在反腐败过程中的作用思考第96-98页
第四章 经验与实践: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转型第98-122页
   ·对思想政治工作效用的再认识第98-102页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万能论”第98-99页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无能论”第99-100页
     ·走出思想政治工作“无能论”与“万能论”的怪圈第100-101页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效用,再现党的“传家宝”优势第101-102页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依据第102-108页
     ·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体现不同第102-104页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转型的必要性第104-106页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依据第106-108页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转型第108-113页
     ·确立新视角、新思维第108-109页
     ·关注民生,注重人文关怀第109-110页
     ·关注民权,注重公平正义第110-111页
     ·正视矛盾危机,注重管理创新第111页
     ·关注民众心理和谐,注重心理疏导第111-112页
     ·注重内容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第112页
     ·注重舆论引导,积极发挥各种传媒的作用第112-113页
   ·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任务第113-122页
     ·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第113-116页
     ·从时代要求出发的实践着力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第116-118页
     ·不断创新管理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第118-122页
第五章 发展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力再塑第122-150页
   ·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维护社会稳定第122-128页
     ·更新理念,明确定位,激发活力,使其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第122-124页
     ·突出“三贴近”,创新模式,使其向“以人为本”转变第124-126页
     ·拓宽路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其“软实力”发挥“硬效应”第126-128页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维护社会稳定第128-139页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要实现的几个转变第129-132页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几个具体方法第132-137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实效性,具体在“实”“活”、“新”上下功夫第137-139页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维护社会稳定第139-143页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减震器”和“减压阀”作用第139-140页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播种机”和“清道夫”功效第140-142页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调适仪”和“塑造台”价值第142-143页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第143-150页
     ·利益协调与表达机制第143-145页
     ·物质、精神双驱动机制第145-146页
     ·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第146-147页
     ·监督评估机制第147-148页
     ·科学管理机制第148-150页
第六章 对策再究: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创新第150-177页
   ·管理思路创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统一第150-156页
     ·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对象、管理目标上与社会管理趋同性第150-152页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第152-153页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创新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保障第153-156页
   ·管理方式创新:从“刚性维稳”向“柔性维稳”转变第156-161页
     ·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稳定观第156-157页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的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第157-159页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柔性维稳”的作用第159-160页
     ·用“柔性”的话语表达体现“近距离”的人文关怀第160-161页
   ·民主管理创新:从注重经济发展的管理向拓展社会各阶层公平参与管理转变第161-167页
     ·经济发展未必能解决社会问题第161-163页
     ·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第163-165页
     ·建立公平的参与机制至关重要第165-166页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培养健康的国民心态第166-167页
   ·目标管理创新:从强调实现国家发展权向强调实现民生幸福指数提升转变第167-173页
     ·关于GDP与GNH第167-169页
     ·社会民生权的实现是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础第169-170页
     ·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给力“幸福感”第170-171页
     ·注重文化建设,实现民生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完美结合第171-173页
   ·舆论管理创新:从依靠传统媒体灌输向注重网络传媒互动转变第173-177页
     ·“大众麦克风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第173-174页
     ·网络的“马太效应”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第174-175页
     ·注重舆论引导新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第175-17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第177-185页
   ·建党90周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模式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稳定“血肉相连”第177-178页
   ·诸多矛盾与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束手无策第178-180页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价值转型第180-181页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法、机制、作用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第181-183页
   ·期待与展望第183-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3页
致谢第193-19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协调机制研究
下一篇: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