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短路过渡焊的常规控制方法 | 第11-12页 |
| ·短路过渡焊的波形控制方法 | 第12-18页 |
| ·波形预置法 | 第12-15页 |
| ·小桥状态反馈法 | 第15-17页 |
| ·其他波形控制方法 | 第17-18页 |
| ·焊接过程参数的检测技术 | 第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CO_2焊短路过渡过程的检测及分析系统 | 第20-44页 |
| ·短路过渡CO_2焊试验系统的功能 | 第20页 |
| ·短路过渡CO_2焊试验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20-27页 |
| ·电参数采集单元 | 第21-25页 |
| ·熔滴过渡图像采集单元 | 第25-27页 |
| ·焊接系统 | 第27页 |
| ·短路过渡CO_2焊试验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27-36页 |
| ·软件编译工具的介绍 | 第27-28页 |
| ·数据采集程序的前面板介绍 | 第28-29页 |
| ·数据采集程序的设计思路 | 第29-30页 |
| ·数据采集程序 | 第30-32页 |
| ·同步采集功能的实现 | 第32-34页 |
| ·数据分析程序 | 第34-36页 |
| ·同步采集试验分析 | 第36-43页 |
| ·短路过渡焊接电参数与熔滴过渡图像的对应关系 | 第37-38页 |
| ·CO_2焊短路过渡过程的稳定性分析 | 第38-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小桥状态表征参量特征值的测定及反馈控制的实现 | 第44-58页 |
| ·小桥状态表征参量的选取 | 第44-47页 |
| ·小桥状态表征参量特征值的测定 | 第47-50页 |
| ·特征值的验证 | 第50-52页 |
| ·短路过渡焊小桥状态反馈控制的实现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4章 各电流波形参数对短路过渡过程及焊缝成形的影响 | 第58-78页 |
| ·短路过渡焊反馈控制法的波形分析 | 第58-59页 |
| ·改变电流波形参数对短路过渡过程的影响 | 第59-69页 |
| ·改变峰值电流对短路过渡过程的影响 | 第60-63页 |
| ·改变基值电流对短路过渡过程的影响 | 第63-65页 |
| ·改变电流尾拖对短路过渡过程的影响 | 第65-69页 |
| ·短路过渡过程中的能量分配 | 第69-70页 |
| ·反馈控制法短路过渡过程中的瞬时能量分析 | 第70-71页 |
| ·改变电流波形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第71-77页 |
| ·不同峰值电流的影响 | 第71-73页 |
| ·不同基值电流的影响 | 第73-75页 |
| ·不同电流尾拖的影响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5章 电流波形参数的优化及复合控制法的初步实现 | 第78-94页 |
| ·优化试验设计 | 第78-79页 |
| ·焊接质量的评定指标及检测 | 第79页 |
| ·电流波形优化试验及结果 | 第79-90页 |
| ·送丝速度为320cm/min下的试验及结果 | 第80-83页 |
| ·送丝速度为360cm/min下的试验及结果 | 第83-87页 |
| ·送丝速度为400cm/min下的试验及结果 | 第87-90页 |
| ·“波形预置+小桥状态反馈”复合控制法的初步实现 | 第90-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附件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