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中草药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写对比表第7-11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1-28页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概况第11页
   ·P.a产生高度耐药性的机制第11-17页
     ·外膜的低渗透性机制第11-12页
     ·主动泵出系统机制第12-14页
     ·产生灭活酶或抗生素修饰酶第14-15页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点改变第15-16页
     ·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的产生第16-17页
   ·铜绿假单胞菌biofilm的耐药机制第17-21页
     ·细菌biofilm的渗透屏障作用第18-19页
     ·营养限制机制第19-20页
     ·免疫逃逸机制第20页
     ·激活应激反应第20-21页
   ·QS系统对细菌biofilm的作用第21-26页
     ·细菌QS系统及其信号分子第21-23页
     ·铜绿假单胞菌中QS系统组成第23-25页
     ·QS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biofilm系统的调节第25-26页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26-28页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8-44页
   ·实验材料第28-33页
     ·菌株和质粒第28-29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29-32页
     ·试剂第32页
     ·主要仪器第32-33页
   ·实验方法第33-44页
     ·小剂量质粒提取第33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反应体系(50ul)第33-34页
     ·大肠杆菌10B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4页
     ·DNA片段的酶切及连接第34-35页
       ·DNA酶切反应(50ul体系)第34-35页
       ·DNA粘性末端的连接第35页
     ·电转化第35页
     ·启动子-报道子载体的构建第35-37页
     ·双亲株杂交试验—将启动子报道子整合到染色体上第37-38页
     ·三亲株杂交试验第38页
     ·双层培养基纸片扩散法第38-39页
     ·中药库的筛选以及最小抑制浓度的测定(初筛)第39-40页
     ·酶标仪高通量筛选(复筛)第40页
     ·PAO1体外biofilm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载体表面biofilm半定量第41页
     ·MTT活菌计数第41-42页
     ·测定biofilm条件下藻酸盐的释放量(1,3二羟基萘)第42页
     ·中药提取物对PAO1绿脓菌素的抑制第42页
     ·弹性蛋白酶测定第42-43页
     ·用浓硫酸-地衣酚方法进行鼠李糖脂含量及活性的测定第43-44页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第44-59页
   ·铜绿假单胞菌biofilm相关基因启动子库的构建第44-46页
     ·启动子报道子的体外整合第44-45页
     ·启动子报道子的染色体整合结果第45-46页
   ·中药提取物对biofilm相关基因的影响-初筛结果第46-49页
   ·Biofilm体外模型建立以及载体表面半定量结果第49-51页
   ·MTT活菌计数结果第51-52页
   ·中药提取物对QS系统中各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第52-59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59-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附录第68-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尖唇散白蚁卵子发生中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下一篇: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阴虚、阳虚两类证候的影响因子分析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